从厌鸟到爱鸟 福州“鸟叔”喂野鸟10年风雨无阻

16.05.2017  12:52

  成群小鸟在洪文建店门前吃米。

  在福州凤湖社区也有个被街坊邻居称为“鸟叔”的人,他就是在福大老校区附近开了30年食杂店的洪文建。

  从2007年至今,风雨无阻坚持10个春秋,他每天撒米10余斤喂鸟,已献出10多吨大米。如今,每天几百只野鸟到他店铺前觅食,成为一道独特的人与鸟和谐相处的风景。

   成群小鸟不怕人 店铺门前来觅食

  昨日上午,福大老校区附近福沁路上的文建食杂店铺前,人来车往,但记者看到几十上百只小鸟不时从树上飞下来,啄食店铺前面地板上的米。偶有动静,它们呼啦啦成群飞起,人少时又从树上飞下来。几名路人纷纷拿起手机拍照,人与鸟和谐相处的风景映入眼帘。

  不一会儿,地上没米了,一名中年男子从店内撒出一勺米,成群结队的小鸟飞来觅食,有麻雀也有白腰文鸟。

  这名男子就是洪文建。他说,中午和傍晚鸟最多,它们觅食有季节性,四月份和八九月分特别多鸟。目前,固定在他店门前觅食的鸟有三四百只,“每天早上撒米4次,下午撒4次,一次1斤多。

一只小鸟专注地吃大米。

   坚持喂野鸟10年 耗费大米10多吨

  说起爱鸟的故事,洪文建还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当初我有一点讨厌鸟”。

  原来,1987年他从学校毕业后,没事情做,就在这里开了一家主营粮油副食品的食杂店。到了2007年,发现不时有小鸟趁人不备飞进店内捡米吃,十几个米桶内的米都被小鸟偷吃过。“当初舍不得米,想方设法赶这些鸟,但效果不佳,刚将米桶前的卷帘门拉下,鸟又从另外的门进来了,防不胜防。

  有一次,一名路人见他赶鸟就告诉他,既然鸟飞进来吃米,不如自己撒米出去,给鸟吃米也是做好事。“没想到,这一招挺管用,鸟也好像通人性似的,很少飞到米桶内吃米。”洪文建说,“结果,店门口的鸟越来越多,最初只有三四十只,现在已经有几百只了。”最初他每天撒一两斤米,接着是三四斤、五六斤,后来越撒越多,到现在每天撒10余斤。10年以来,喂鸟的大米有10多吨了。

  为什么越来越喜欢鸟呢?洪文建说,自从他喂鸟后,鸟群每天吸引很多人拍照,他的店铺也名声大振,而且自己做事越来越顺利。一次,他参加一家单位食堂的招标,自我介绍时说店铺在福大老校区附近,可是对方根本不懂。洪文建只好说:“我的店铺,很多鸟来吃米。”最终,对方马上对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中标了。“难道不是鸟儿给我带来了好运气吗?”洪文建欣喜地说。

洪文建撒米喂野鸟。

   喂鸟成了乐趣 居民纷纷加入

  洪文建说,喂鸟成了他的乐趣,每天6点多开门,店外叽叽喳喳非常热闹,地上黑压压一片,鸟儿等着吃米,让他感觉甜蜜极了。

  他还说,自己的喂鸟行为带动了周边居民,他们纷纷加入喂鸟行列。福大一位年轻女教师看到他喂鸟后,一周每天都去看鸟,还买10元钱的米喂鸟。

  实际上,附近街坊邻居尊称洪文建为福州版“鸟叔”。“这几年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三都没有开店,如果我没有去喂鸟,就感觉有什么大事没做似的,直到喂完鸟才能安心去游玩。

  在附近开花间草堂字画店的池高华说,这几年他经常去看鸟拍鸟,还会带朋友去看。“洪文建对鸟一往情深,他店门口鸟多,晚上常常有人拿弹弓之类的工具打鸟,每当遇到这事,平时笑脸迎人的洪文建就会变得很‘粗野’,将打鸟之人骂跑。

  洪文建说,几个月前,有个男子拿着弹弓在他店门前打鸟,“这又不是你的鸟”,双方差点打架。洪文建严厉表示,如果再打鸟,他就报警。

  记者临走时,洪文建有点担忧地说,店铺附近都被列入拆迁范围,他的店铺随时可能被拆掉,“搬走以后,这些鸟会不会饿死啊?”洪文建像个小孩一样,说出自己的忧愁。

  省观鸟协会会长杨金表示,福州是一座充满森林的城市,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目前福州正在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十年来的调查显示,福州城区鸟类超过70种,这正是福州生态良好的直接体现,鸟类在生态系统中有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的朋友,市民要爱鸟护鸟,有了鸟语花香,城市才会更加美丽。(记者 邱泉盛/文 陈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