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之争:别在口诛笔伐后卑躬屈膝

19.08.2014  08:20

  阿来

  梁衡

  周啸天

不做精神的侏儒

连日来对鲁奖的质疑已超出文学,而涉及公平、正义和导向。”作家梁衡在8月17日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8月11日,第六届(2010~2013)鲁迅文学奖(以下简称“鲁奖”)获奖作品名单公布,人们几乎还未来得及向获奖作家祝贺,光环就被质疑之声遮蔽。

这是鲁奖第一次公开最后一轮评委实名投票,也是它第一次面对如此大的舆论漩涡。

对鲁奖的讨论集中在两点:一是,周啸天如何评上了鲁奖。二是,在7个评选题材和门类的70部候选作品中出现了18部“零票作品”,尤其是一些此前被学者和读者都看好的作品。

于周啸天而言,得奖只是又获得了一张从天而降的“馅饼”,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此前,自己获得张浦杯《诗刊》首届(2010年度)诗词大奖、第三届华夏诗词奖,才更令自己意外。“当这种事情第三次出现,我不会感到惊诧,得奖还是可以说明一定的问题”。

他认为,非议之声是因为媒体的炒作。“许多媒体在报道此事时,并没有将我的作品全文公布,而是摘取了部分。”周啸天借用鲁迅的一句话以证摘句的弊端——“还有一样最能引读者入于迷途的,是‘摘句’。

对于争议,周啸天觉得毫无负担,他说:“这不会影响我,现在我放下电话,10分钟后就能入睡。

显然,阿来没有这么“轻松”,他决定将质疑写出来。

关于作品体例的问题,阿来在质疑文章中写道:“非虚构如果不是报告文学,那么,它是哪一个文学类别?诗歌?或者神话?

同时他对评奖程序提出质疑:“为何当初又允许《瞻对》一文进入报告文学组的评选,而不当时就拿掉?而要等一轮轮投票下来,又以终投的零票收场?

梁衡有同样疑惑:“《洗尘》一书先一路顺利入围,后突然落马,这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对于这样的结果,评审认为,与鲁奖的评奖规则有关。在鲁奖评奖条例(2014年2月27日修订)中,评选程序的第7条写着:“各评奖委员会经充分讨论,投票以不少于三分之二票数产生获奖作品。

为了保证5部作品得选,出现零票很正常。投票之前,评委要反复协商,甚至通过预投票的方式看看投票情况。”鲁奖中篇小说奖评奖委员会委员白烨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每次投票的结果显示的是大家共识达成的结果和过程。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阿来表示,他不做“沉默的大多数”,是因为他不愿“在精神上成为侏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