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蓉高速龙岩段在建隧道塌方救援告捷

07.12.2014  15:47
  

  

第一个被救出的被困工人肖飞(右二)在工友搀扶下走出隧道。 林善传 摄

  5日凌晨,厦蓉高速龙岩段在建隧道突发塌方,21名工人被困。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省委书记尤权、省长苏树林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要求全力以赴施救。省有关部门、龙岩市立即组织救援。6日中午,仅用约36小时,被困工人即全部救出。

详细报道

36小时生死救援

获救工人正在龙岩市第一医院接受观察治疗。

  “出来了!出来了!

  6日11时50分,刚刚抢通的隧道塌方现场,受困工人从救援通道出来,一个、两个、三个……21名受困工人陆续被营救出来了。

  此时,距塌方事故发生,约36小时。

  5日零时30分许,厦蓉高速公路龙岩段扩容工程A3合同段后祠隧道出口段发生塌方事故,导致21人被困。据施工方——中铁十五局五公司党委秘书长皇甫振明介绍,该塌方路段桩号为K131+851—K131+881,长约30米,距施工掌子面约140米,工人在施作隧道二衬挂防水板时突发塌方,塌方土体约5000立方米,共有21人被困在洞内。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作出批示,要求全力以赴施救;省委书记尤权、省长苏树林也分别在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科学组织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

  5日上午,副省长徐钢赶到事故现场指挥救援,省交通运输厅、省高指、安监局等有关部门和龙岩市在塌方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17台(套)大型救援设备、600余人的救援队伍相继赶到。吊车等救援运输工具进入洞内,工人往洞内运送钢管。为了更加科学施救,应急救援指挥部从全省调来5台潜孔钻。

  经过专家现场会商,决定在确保原通风管道畅通的基础上,同时实施三种打通生命通道的救援方案:一是在洞内采用钢管顶进,选在塌方体底部中间位置铺设钢管,采用液压顶进方式展开救援。二是采用小导洞(矿山法)方案,在隧道右侧边墙中部,沿壁采用人工开挖T型小导洞方案,人员通过小导洞救出。三是增调专业救援队伍携带专业设备紧急赶赴现场,以备急需。

  救援人员操作着潜孔钻不停作业,15时30分,一条27米长的通风孔——第一条生命通道打通了。

  受困人员喊话回应救援人员,听到回应,救援人员一阵欣喜;17时,输送食物和饮用水的通道被打通,受困人员通过这条15厘米口径的管道,向外传递了一个写了字的红袖章,上面写道:“21人全部安全,就是饿。

  “困在里面的工人都安全。”事故现场一位项目负责人语气里充满激动,失联近17个小时之后,他们终于等来21名工人暂无生命危险的消息。

  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讨论:所有队伍排班,全天候不停作业!争分夺秒拯救21条生命。

  紧接着,面包、矿泉水、手电筒、对讲机等物资,都通过生命通道传递进去。

  入夜,由于天气寒冷,救援人员又向隧道内送入秋衣秋裤等御寒物资。

  6日8时45分左右,救援人员又进行了第三次的补给,送去了当天的早餐。营养师专门设计了食谱,早餐中有鸡蛋、牛奶等高热量的食物来保证被困人员的体力。救援人员将鸡蛋放入空心的塑料管中,再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裹之后,用牵引绳送了进去。食物中还有包子、辣汤,因为被困人员多数来自四川和湖北,比较喜欢吃辣。相关预防药品也被及时送进洞内。

  铲车在隧道内外来回运送沙石。黄土泥泞的施工现场,人们的脸上写满焦急。

  接近11时50分,救援通道打通了!

  受困工人刚一出来,医护人员就简单地为他们做了检查。在现场救援人员的搀扶下,为了保护长时间没有见到光线的眼睛,受困工人都被仔细地罩上眼罩。为了让受困工人少走几步,5部救护车一部接一部小心翼翼地倒进隧道内,一接上受困人员,立即开往龙岩市第一医院。

  12时40分,记者在龙岩市第一医院骨科病房看到,医务人员忙碌着为获救工人测体温、喂饭。

  龙岩市委书记梁建勇等有关领导来到病房关心了解获救人员的身体状况,并嘱咐他们:“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好好调养恢复身体”。

  52岁的获救工人朱志凡告诉记者:“被救之前看到了一点亮光,收到了传进来的食物,内心就没那么怕了。刚出洞口时,真的很激动,想流泪……

  25岁的段宗林激动地说:“我们原以为要在隧道内被困四五天才能出来,没想到36个小时就被救出来,真的非常感谢!”(黄如飞)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