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老师揭秘封闭生活:一个电话"人间蒸发"
由于高度保密,高考试卷的命题一直鲜为人知。昨天,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曾经参与高考命题的老师,听他们揭秘那一个多月的封闭命题生活。
命题“集结”:一个电话神秘“人间蒸发”
一位曾经参加过江苏高考数学命题的中学特级教师回忆说,当年4月底的一天,他突然接到电话,被省考试院征询意见,能否参加当年高考数学命题,回复可以后要求两天内到指定地点报到,并严格保密。“我们报到后住一夜,然后命题组成员全部被拉到机场进行安检,连书都不给带。”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数学名师告诉记者,安检合格后,命题组才把所有成员拉到一个类似度假村的地方,距南京约两个小时的车程。“当时不知道具体在哪里,但那个度假村是被包下来了,容易封闭,住宿条件一般。”
我接到参加命题的通知后,只是临走的时候匆忙跟爱人和单位领导说了一声。进去之后手机就关机了,所以很多人以为‘消失了’。一位曾参加江苏英语阅卷的老师告诉记者。这一消失就是一个多月。每年江苏高考命题组成员通常在4月底或5月初集中,然后就开始与世隔绝的日子。
命题生活:没网没手机,紧张而枯燥
“命题生活”紧张而枯燥。“没有手机,不能上网,房间里只有电视机。三餐都是集体自助餐,打扫房间也有服务员帮忙。命题期间就连这些服务员也不允许出去,厨房工作人员买菜也都得有武警陪着,保密工作十分严密。”一位参与阅卷的数学老师说,各学科的命题老师虽然都在一幢楼内,但彼此之间不能交流,吃饭的时候也被安排在不同的桌子。如果需要用到网络,通常是由学科秘书去网上查。
手机没收了,电话能打吗?可以,但通话必须用普通话,而且要被监听。“一般都是有重要的事情才给家里打电话,也就匆匆几句话。一个星期至多打两次吧。”曾经参与语文命题的一位大学老师说。“我们会和命题组签订保密协议,内容包括:5年内不能写有关高考内容的书,不能开有关高考的讲座,也不能对外透露自己担任过高考命题人的身份,等等。”这位老师告诉记者,试卷大概5月中旬命制完毕,因为试卷印刷量非常大,必须给印刷厂充足的时间。“直到9日,所有高考科目全部结束以后,才能重归自由。”
除了每天紧张的命题之外,命题老师们几乎没什么业余生活。“在内部,也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学科研究论坛,有时候大学教授也会就某一个研究进行讲座。”那位参与阅卷的英语老师说。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见到的只是几张熟悉的脸,“9日下午‘解放’了,回归正常生活的那一刻,第一感觉是,怎么街上这么多人啊!”
命题过程:各执己见,“斗争”无处不在
命题组的成员通常由大学老师和中学老师共同组成,大学老师占主导。“我们那一年数学组连1名学科秘书一共8个人,7个人是主要命题人,配1名学科秘书。命题组有一个组长,一个副组长,都是大学教授。”参与命题的数学特级教师回忆说。对此,大学老师表示:“中学老师虽然接地气,考虑到学生的需要,但却常常忘记了高校选拔的需求,而且高考命题作为指挥棒,应该起到对中学教学的引导作用。”
“人员定下来后,每个人会有相对的分工,比如负责出阅读题的,出作文题的。出题过程非常艰难,试题必须原创,经过这么多年高考包括各种模拟,几乎所有的素材都考过了,每出一道题,学科秘书都会去搜,看有没有在以往高考包括各种模拟考试中用过。”曾参与命题的语文老师说。“我们的任务是先出一份数学试卷,即A卷,然后再出一份备用卷即B卷。在出卷的过程中,一般一个题型会出好几个题,大家都会商量研究,希望把最适合的题目放在A卷中。在意见不能统一的情况下,由组长来最后敲定。试卷命制好以后,还要专门邀请老师来做题,测试试卷的难易程度、严密性以及答案的准确性。“他们格外挑剔,提出各种漏洞,提出一些细节不够严密的地方,然后大家会反复做调整。”那位数学特级教师告诉记者。
命题时间也就两周多一点。在这过程中“斗争”无处不在,命题老师之间各有各的见解,尤其是作文争议最大。2007年,江苏作文题是《怀想天空》,命题者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骆冬青教授。“当时有老师担心这个题目太‘飘’,说天空不就在那儿吗,为什么要怀想?我跟他解释,天空是在了,可你想想你失去的天空呢?想到这个,学生就开始思维了,或许会想起《战争与和平》里的那一幕,面对天空,人的生命是多么卑微啊!天空既让我们的心灵有深度,也有具体的维度。”骆冬青回忆说,为了增强说服力,他还亲自写了两三篇范文,通过范文展示整个概念及其中连结,总算说服了组员。“那一年的佳作特别多,无论是结合自己生活的怀想天空,还是有灵动玄妙充满哲思的怀想天空,都非常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