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要建高科技大船 将成深远海科研主力船之一

01.04.2015  10:41

  昨天,厦大3000吨级海洋科考船正式开工建造,预计用时一年左右完工。未来数十年内,它也将成为我国深远海科学研究的主力船之一。

  据介绍,这是我国第一艘采用国外方案设计、国内转化详细设计,并由船东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

  可在所有无冰洋区开展研究

  该船虽比5000吨级的“大洋一号”小,但它也算是个“大块头”,能到达所有冰区之外的深海大洋。

  据厦大海洋与地球学院副院长、科考船项目技术总负责人王海黎介绍,该校科考船的设计水平可比肩世界同级别科考船,具有“洁净、安静、通用、绿色”等特点。在设计理念与技术方案上,率先实践了多项国内技术创新,比如它是我国首艘具备洁净采样、操作、分析能力、设立专属洁净实验室的科考船;首次在全船实验室采用可变风量、风压可调式中央控制空调系统;系首艘专设光照培养实验甲板工作区的科考船等等。

  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地学部主任戴民汉说,该船建成之后将作为海上高新科技平台承担多学科海上综合考察任务,满足陆架边缘海、专属经济区及深海大洋综合资源及环境调查和研究的需求,可在所有无冰洋区开展海洋学研究和教学实习。

  将打造成“海上流动大学

  从性能上来看,这艘科考船将具备出色的海洋观测设备收放、操控能力;船身装备高性能声学设备;能够支持水文、化学、生物、地质地球物理、大气和相关交叉学科的实时、同步观测和现场科学实验研究,支持信息数据远程传输;采用全电力推进,具备高精度动力定位功能。

  厦大校长朱崇实表示,厦大将依托正在建设的马来西亚分校,以建设“中国—东盟海洋学院”为契机,努力将该科考船打造成为在东盟地区推动全球变化研究、海洋科学教育以及科技交流的“海上流动大学”,成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全球文化交流的海上“孔子学院”。(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 通讯员 李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