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应急知识早知道 注意防热

28.05.2015  19:58

  高温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容易使人疲劳、烦燥和发怒,各类事故相对增多,甚至犯罪率也会上升,同时高温时期是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道等疾病的多发期,死亡率相应增高,特别是老年人的死亡率增高更为明显。因此,高温时节的保健,尤其是老年人的保健十分重要。

   高温的定义

  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35℃以上时称为高温,达到或超过37℃以上时称酷暑,连续高温酷暑会使人体不能适应而影响生理、心理,甚至引发疾病或死亡。

  高温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容易使人疲劳、烦燥和发怒,各类事故相对增多,甚至犯罪率也会上升,同时高温时期是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道等疾病的多发期,死亡率相应增高,特别是老年人的死亡率增高更为明显。因此,高温时节的保健,尤其是老年人的保健十分重要。

   高温带来的危害

  众所周知,人类的体温是恒温的,那么为什么在风和日丽的春天或金风送爽的秋天感觉舒适,而在炎炎盛夏便很难受呢?这是由于不同的温度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不同,高温对人体温度的调解不利,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是通过传导、对流、辐射和水分蒸发来调节体温,使之适应外界和内在的条件,在高温天气里,人体散热困难,体温调节功能受到限制,易造成热量积蓄在人体内而引发中暑,由此可见,高温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特别是持续性高温,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直接影响是极端高温产生的热效应。儿童、老年人、体弱者以及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受影响最大。炎热的应激反应使体温调节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使原已受损的系统、组织、器官负荷增加,功能不济,往往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持续高温还会使人中暑和患“空调病”、肠道病、心脑血管病的人数骤然增多,并有老人、病患者因暑热而死亡。我国、非洲和美国的研究均表明,在大城市,每年因热浪袭击可致死亡人数增加数千例。根据2020年和2050年的气候变化预测,估计夏季的死亡率将会有较大增加,尤其是老年人特别难以适应高温。

  通过对北京地区气候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发现,在15岁以上的人群中,随年龄增加对气温变化敏感性也增加,并以65岁以上年龄组最明显,其死亡与气温关系最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