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研发“帮邦行”网约出行平台
通过互联网技术,高效匹配供给侧和需求侧,实现门对门接送服务,让老百姓的城际出行变得十分便利。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蓝海(福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帮邦行”网约出行平台,已累计获得130个城市的网约车许可证,在300多个地区落地开展业务,与100多家客运企业成为联合运营合作伙伴,在全国开发运营2000+条城际客运专线,服务超过3亿人次出行。
门对门接送城际出行很便利
在厦门工作的林先生,周末经常会回漳州陪父母,定好出行的时间后,他会在“帮邦行”互联网出行服务平台上约车,预约时间临近,司机就会准时和他联系,到家门口接他。准时、门对门接送、专业司机、安全保障等,彰显着这个平台的服务优势;且如果选择拼车的话,厦门至漳州每人仅需35元,这些无不让林先生感受到便利与实惠。
而“帮邦行”的诞生,也是源自创始人兼CEO傅顺开一次从厦门到漳州的乘车经历。傅顺开是位海归博士,学的是大数据专业。刚到厦门创业时,他将大数据赋能到公共交通,几年前,他开发的“兜兜公交”软件覆盖了厦门、福州、泉州等35个城市,成为全国知名的实时公交查询软件。2014年的一天,傅顺开拨打968969约车去漳州。他发现,城际出行的需求巨大,是一片“蓝海”,但是约车的调度很关键,如果能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做加持,一定大有可为。
傅顺开随后联系上968969平台的负责人沟通这一想法,两人一拍即合,设计了一个互联网+跨城出行服务平台,取名“帮邦行”,专注于城际客运。与传统客运大巴不同,“帮邦行”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采用更为灵活的5座轿车或7座商务车,实现点对点、门对门上门接送服务。另外,与他们合作的是全国各地专业的城际客运公司,这些客运公司的司机都是在“帮邦行”上注册的正规网约车司机。
已开发运营2000+条城际线路
司机、乘客、多位置、多时间的调度是城际约车的一个“难点”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帮邦行”充分运用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差分演化算法应用在智能调度系统中,让司乘调度分配更合理、更省时,全面提升服务体验和质量。
2017年5月,“帮邦行”通过了交通运输部“全国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线上认证。目前,公司在全国已累计获得130个城市网约车许可,300多个地区落地开展业务,100多家客运联合运营合作伙伴,在全国开发运营2000+条城际客运专线,服务超过3亿人次出行。去年年底,“帮邦行”进行了B轮融资,当时估值超30亿元。
“帮邦行”产品总监曾省明介绍说,“帮邦行”专注于50公里-150公里城际出行,此外,业务还涉及市内出行、跨城闪送、定制专线、机场快线、接送机、旅游包车、公务出行等。为了更有效地服务合作企业,“帮邦行”还提供汽车采购、汽车后市场、汽车金融等全产业链的增值服务。
人才故事
蓝海科技(帮邦行)执行总裁孙学军:
城际出行市场是一片很大的蓝海
在加入蓝海科技之前,孙学军是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在智能交通领域拥有十多年的管理、运营、服务经验。2017年11月份,在“帮邦行”两位创始人的邀约下,他加入了蓝海科技担任执行总裁,主要负责客运企业的市场拓展和品牌管理工作。而驱使他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来到厦门软件园的,则是一种强烈的社会使命感。
孙学军告诉导报记者,在2015年他就知道了“帮邦行”,“当时‘帮邦行’通过电话调度,使一部分出租车从原来的城市巡游转变到定点的城际出行,出租车司机不用在城市里跑来跑去拉活,收入还更高,而城市里的出租车也减少了竞争对手,给政府带来很好的管理秩序,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方向”。
孙学军认为,在交通领域,运营服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智慧交通能为人们的出行方式和出行服务带来很大的改变,有很大的意义。2017年,已经开发了多个网约平台的“帮邦行”正值战略方向调整,两位创始人找到孙学军,邀请他加入“一起干”。“城际出行市场是一片很大的蓝海,城市到乡镇、乡镇到城市,老百姓的出行还是很困难的。聚焦城际出行和传统客运企业的转型升级,也是一种社会使命。”在这种强烈的社会使命感的驱动下,孙学军毅然加入了“帮邦行”。
加入“帮邦行”后,孙学军开始以市场拓展为主,平台车辆从出租车为主调整到围绕客运企业的合作发展为主。经过两年的市场开拓,“帮邦行”城市网约车牌照从2017年底的3张发展到目前的130张,合作的客运企业也从2017年刚开始起步发展到目前有100多家,其中一级客运企业就有十几家。“从上市公司到互联网公司,带着一群年轻人一起创业,这种感觉很不错。”孙学军说,见证了互联网为交通领域带来的巨大改变以及新的市场机会,也是很有意思的。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到厦门软件园,孙学军很“享受”这里的工作氛围。
厦门市出台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加大重大研发机构扶持力度
初创期建设经费一次性给予500万元
导报讯(记者 沈华铃)近日,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厦门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厦门市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新办法在福建省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基础上,加大重大研发机构扶持力度,给予一次性500万元初创期建设经费,最高5000万元仪器设备购置费后补助。
新办法明确新型研发机构是以科技研发活动为主的研发实体,因此要求研发机构的合同研发、科技服务和股权投资收益占30%以上,以确保财政资金准确用于真正意义研发机构,减少生产型的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新型研发机构。对首次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财政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建设经费补助,新购科研仪器设备补助总额最高3000万元,另外,对新兴研发机构利用自身科研成果在厦创办或参股的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每认定一家给予研发机构20万元奖励。
而经认定为重大研发机构的,还可以进一步享受系列政策,包括:增加初创期建设经费补助、提升新购科研仪器设备补助、绩效考核奖励、科技项目优先支持。其中,增加初创期建设经费补助,新型研发机构自认定起5年内升级为重大研发机构的,建设经费可予以补足至500万元。提升新购科研仪器设备补助,给予非独立法人的研发机构5年内补助总额最高2000万元,独立法人的最高补助额提升至5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办法增加研发机构绩效评估,针对重大研发机构每两年评估一次,不参与评估或达不到认定条件的机构,则评估不合格,不再享受新型研发机构政策;评估合格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绩效奖励,以绩效考核奖励形式实现滚动资助,能够激励研发机构快速发展。文章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