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富有吸引力的人才高地 厦门持续推进“群鹭兴厦”人才工程
金鹭领航
银鹭腾飞
青鹭英才
新鹭萌芽
飞鹭合鸣
[数字]
1215名
重点产业紧缺人才政策自2013年实施以来,已分批次认定了1215名人才,补助资金总计1.3亿多元。其中,2021年新认定269人,认定人才中年薪50万元以上的占比达38%,重点招商项目士兰、天马分别集中引进了59名、18名人才。
851名
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补助政策出台以来,我市已累计支持集成电路领域毕业生851名,认定集成电路产业高端人才30名(不含区),拨付扶持资金近3000万元。
57名
金融产业人才专项扶持政策实施两年来,已经评选2批次57名高层次金融人才,拨付人才奖励688万元。
今年以来,重点招商项目天马已通过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集中引进18名人才。图为厦门天马显示科技展示柔性屏等产品。(资料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摄)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黄怀)“企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企业家是我们的‘城市合伙人’。”这是近日市领导与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的企业家代表座谈时,向广大优秀企业家发出的诚挚邀请。
人才是厦门发展的核心要素,未来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厦门持续推进“群鹭兴厦”人才工程,精准引进培养一批“高精尖缺”人才,构筑富有吸引力的人才高地,打造更好的发展生态,让城市、企业与人才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共同进步。
“群鹭兴厦”人才政策矩阵 全面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一个城市,只有求贤若渴,才能群贤毕至,奔涌出如大江大海般永不枯竭的活力。
厦门持续优化整合人才计划,发布全覆盖、多层级、一体化的“群鹭兴厦”人才政策矩阵,打造“金鹭领航”“银鹭腾飞”“青鹭英才”“新鹭萌芽”“飞鹭合鸣”人才工程,全面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金鹭”人才引领经济跑出加速度。依托重大人才工程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给予500万-1亿元项目支持。
“银鹭”人才助力产业打造创新核。采取合并、取消、调整完善等方式,整合提升“海纳百川”人才计划,精准引进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提升全社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最高给予100万元项目补助。
“青鹭”“新鹭”人才做优储备壮大基本盘。重视引育具有发展潜力和活力的青年人才、优秀毕业生,不断夯实“人才金字塔”塔基,人才可享最高8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和40万元创新资助。
“飞鹭”人才以智力流动代替人才流动,大力引进跨国投资项目,促进海内外人才资源共享;利用科技孵化器、离岸孵化基地等平台,吸引各类人才开展“云创业”。柔性人才每年可享薪酬的20%、最高15万元补贴,还可根据工作时长参照本地人才标准享受最高每月10000元租房补贴。
围绕产业链部署人才链实施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
近年来,厦门不断提升人才政策效能,市委组织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督促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履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职责,用更加灵活、精准的政策和机制聚才、留才、用才,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今年以来已陆续启动实施市高层次人才(柔性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市拔尖人才和市“双百计划”人才评审工作、软件信息和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认定工作、金融人才评审和青年“双百”人才评审工作,新增高层次人才数量有望突破700名。
加快推进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围绕加快培育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厦门市实施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对列入“引进资助对象”的人才给予10万-15万元的一次性薪酬津贴,支持我市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企业以及重特大工程,引进急需紧缺的、有助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市场占有率的中高层技术和管理人才。
自2013年实施以来,重点产业紧缺人才政策已分批次认定了1215名人才,补助资金总计1.3亿多元,有效服务了人才强市战略。其中,2021年新认定269人,认定人才中年薪50万元以上的占比达38%,体现了人才政策、产业集群、优质用人单位对人才来厦创新创业的吸引力。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引进,今年以来,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已惠及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重点产业领域近70家企业,其中重点招商项目士兰、天马分别集中引进了59名、18名人才。
以产育才,打造人才“孵化地”;以才兴产,形成人才“强磁场”;产才融合,放大人才“场效应”。厦门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努力形成产业升级与人才集聚“双螺旋”上升的“场效应”。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打造“高精尖缺”人才蓄水池
在刚刚举行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集成电路A类高端人才于大全博士参与的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于大全之前在江苏华天科技公司工作,2018年来到厦门,创办了厦门云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谈起选择厦门的原因,于大全说,厦门环境优美,城市开放包容,集成电路产业链完善,人才政策具有吸引力。市区人才办工作人员经常登门看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厦门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为人才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更多施展才华的平台、更大的自我成长空间。
集成电路产业是厦门重点发展的千亿产业链之一,目前全市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300余家,2020年产业完成产值436.2亿元,已形成较为完整全产业链生态体系。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补助政策出台以来,已累计支持集成电路领域毕业生851名,认定集成电路产业高端人才30名(不含区),拨付扶持资金近3000万元。
金融产业人才政策的出台,是打造人才特区、体现“特区速度”“特区担当”的一个缩影。
金融服务业是营收率先突破千亿元的产业链群之一,围绕加快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厦门市出台实施金融产业人才专项扶持政策,对现有的青年骨干型、高级精英型、行业领军型金融人才奖励40万-100万元;对引进的青年骨干型、高级精英型、行业领军型金融人才奖励80万-200万元,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政策落地两年来,已经评选2批次57名高层次金融人才,拨付人才奖励688万元。太保养老(厦门)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刘功澜是2020年厦门市金融行业领军型人才。他告诉记者,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金融人才优惠政策,如税收地方留成部分财政奖励政策,人才房、子女入学优惠、体检和医疗保健政策等,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市委市政府关心金融行业,关心金融业的优秀人才,让我们非常感动,也更有信心决心发挥优势,为厦门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为了让人才高兴地来、舒心地留、快乐地工作生活,厦门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强化各类人才服务资源的统筹整合,为人才打造最优质的留厦“生活圈”——打造全省首个综合性“i人才”服务平台,设立全省首家“外国人才服务站”,成立首个“扎堆人才社区”,协调41个部门为人才在厦创新创业提供职称评定、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医疗保障、科研服务、出入境和居留服务等39项优惠政策。
“近者悦、远者来”的引才用才格局进一步形成,厦门正站在全新的起点上唱响“留厦的歌”,招揽各类人才来厦实现创新创造的梦想。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