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震区救援面临天气考验

28.04.2015  17:58

   中国气象报记者孙楠 张静  

  “晚上低于0℃的低温是个头疼的问题。”4月27日,记者和西藏电视台深入震区一线的同行陈君进行了电话连线。陈君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由于余震不断,当地震区民众多数被安置在室外,夜间的低温是陈君感受到的最为明显的不利天气条件。

  好在,路已经抢修通了,救援物资逐渐运了进来。从26日夜间起,当地老百姓已经搭建起帐篷。“虽然睡在帐篷里依然很冷,但救援物资不断进入,老百姓总体情况比较稳定。”陈君说。

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中距我国国境线直线距离约为50公里。随后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发生5.9级地震,26日聂拉木县发生5.3级地震。

  我国震区地处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日喀则市聂拉木、吉隆、定日、萨嘎、定结、仲巴、亚东、拉孜等县和阿里地区普兰县受灾严重。随着余震发生,特别是26日15时,尼泊尔再次发生7.1级强余震,形势更加严峻。

除了地震自身带来的伤亡外,不利的气象条件对于地震救援及灾区群众安置,尤其是在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之下,影响尤为明显。

  温度就是救援人员及震区民众面临的直接考验之一。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常年4月,西藏各地平均气温为-2.5℃至10.7℃;进入5月,日喀则地区气温将逐步升高,但最低气温仍较低。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告诉记者,预报显示,27日震区温度为-9℃至14℃,温差超过20℃。低温给露宿野外的群众和救援队伍带来不便,在缺少御寒物资的情况下容易感冒、冻伤。而感冒后,在高原地带还会引起肺气肿等高原疾病,会危及生命。此外,过大的温差,使得白天积雪融化,夜里又再度冻结,救援公路,尤其是海拔相对高的山区道路极容易出现道路结冰,使救援难度增大。

  气象条件与地震自身影响叠加,易发生次生灾害。以往经验表明,次生灾害往往比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大得多。震后救治伤员和防止二次伤害,是救灾的重中之重。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罗文红介绍,高原地震救援工作相比其他地区有所不同,西藏震区处于横断山脉,地形比较复杂。地震破坏当地地质,因此,很小的降水也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滚石等次生灾害。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受地震影响,吉隆镇到吉隆口岸的道路两侧发生20多处长达14公里的山体滑坡,形成多处堰塞湖,交通完全中断,180多人被困;在被称为“中尼大通道”的318国道,聂拉木县城到樟木口岸的道路两侧发生十多处、30多公里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近6000人被困。预计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打通道路。

张芳华说,天气实况显示,4月26日8时至27日8时,西藏震区出现1毫米至2毫米雨雪;珠峰大本营出现连续性降雪。预计28夜间开始有一次降水天气过程,地震灾区有小雨(雪),局部地方有中雨(雪)。尽管量级并不算极端,但地震会改变当地很多灾害的阈值,因此普通降水对于震区也可能产生很大影响。

  此外,与其他地区地震不同的是,高原震区需谨防融雪性洪水。地震直接引起高山雪崩,有些雪坡即使表面看不出,但由于松动,极易发生雪崩,造成积雪堆积。此时,若气温骤然回升就可能出现水患。同时,地震后已经形成了堰塞湖,如果此时再出现降水,加上局地积雪融化,堰塞湖流量就会增大,形成洪水威胁。尽管从此次地震的天气实况看,出现大范围洪水的可能性不太大,但仍需对局部水患提高警惕。

此次地震最牵动人心的可能是珠穆拉玛峰雪崩及相关救援工作。地震所致的雪崩救援难度很大,通常来说,发

  雪崩,如果在被埋15分钟后进行救援,存活率能达到80%,而被埋1小时后,存活率将降至20%。在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更需要与时间赛跑。另一方面,救援人员首先须适应高原环境,面对缺氧、高辐射、昼夜温差大、高原冻伤等潜在威胁,高原震区救援工作必须做好各方面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