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马山早婚现象引关注:晚了好姑娘都被挑走了

01.03.2016  15:40
  

  马山的一对早婚夫妻。这些大山里的年轻人,过早离开学校,在短暂恋爱后进入婚姻。

这位20岁的姑娘,16岁结婚,现在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片联中学墙上的标语。当地官员说,政府一直在做“控辍保学”工作,力图杜绝辍学和早婚。

  摄影 新京报记者 薛珺

  2016年2月22日,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一对16岁新郎新娘的婚礼成为网络焦点。

  新京报记者走访发现,在马山县的古零、金钗、林圩、永州、乔利等乡镇,都有少年早婚的个案。

  这些大山里的年轻人,过早离开学校,在短暂恋爱后进入婚姻。

  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多为留守少年、多为奉子成婚。而婚后,他们又大多选择了父辈的路,出外打工,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辈。

  面对未来,他们表现出迷茫、纠结、忐忑。

  当地政府感受到了压力,教育、民政、妇联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要求落实五项措施应对辍学和早恋现象。希望通过关注在校青少年,特别是女生和留守学生的生理、心理、情感成长过程,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男女生交往问题。

  2月27日上午9点,广西马山县妇幼保健院,16岁的韦璇躺在床上,睁着一双大眼睛,盯着病房顶上的黄渍出神,手上滴滴答答输着液。

  如果不说,没人猜得到她在一天前刚生了孩子——她一脸稚气,刚上高一。

  怀孕7个月时,韦璇还不知自己有了孩子,以为是肚子胀气,一个劲吃健胃消食片。

  直到在广东打工的父母过年回家,才发现她怀孕。责备了几句,就准了她和19岁男友的婚约。

  韦璇生产时,她的父母并不在身边。刚过了正月十二,他们便返回打工地。守在产房外的,是19岁的准新郎。

  几天后,韦璇将带着新出生的孩子进入婆家,与她的学生身份告别。

  这也是大山深处,一部分少男少女正在经历的命运。

   看雨下,喂孩子,等雨停,喂孩子……

  广西的2月,一弯弯青山中,雨水久落不停。

  在国家级贫困县马山,外出打工的人们如迁徙的候鸟,又回到了大山深处的家。

  这是一年中最喜庆的日子,不仅是因为新年,还因为人们会按传统习俗,把这一年的喜事都攒在这段时间操办。

  喜事里最多的,就是婚事。

  今年办婚事的新人里,最出名的是16岁的张家乐和吴明敏,2月22日,马山县“16岁少年夫妻”的新闻成为网络焦点,他们婚礼的照片被推上各大网站。甚至“出门有人追着我要签名,还要和我合影”。张家乐说。

  正月里,张家乐应酬多,除了吃酒就是出去玩,吴明敏经常一人呆在家里。客厅空空荡荡,一排旧椅子,沿墙放着,吴明敏两腿耷拉着坐在上面,总结自己的婚后生活:“看电视,睡觉,睡不着就逼着自己睡,再看电视,再睡觉。

  吴明敏说,最难打发的是无聊,好在还有两位堂嫂,她们勉强算是吴明敏的同龄人,也是她的初中校友,能一起解解闷。她们读完初中就放弃了学业,都是怀了孕,然后与丈夫结了婚。二嫂嫁过来时也才16岁,如今已经是一儿一女的母亲。

  吴明敏的朋友们也大多嫁了人。吴明敏有时会烦恼丈夫总爱管她,不让她和姐妹逛街。

  乔利乡16岁的韦静在2月15日办了婚礼,她19岁的丈夫随后去了新疆打工,她和公婆在家带着三个月的孩子。她这样描述自己的一天:“看雨下,喂孩子,等雨停,喂孩子……

  丹丁屯16岁的韦礼芳在2月13日刚刚生了小孩,她准备等小孩满月时,满月酒和婚礼一起办了。

  即使是结了婚或有了孩子,这些女孩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大人还是孩子。吴明敏数着一块一块的零钱,憧憬着去买她最爱吃的辣条,韦礼芳喜欢回忆初中时光,“最好的是想去哪里玩都可以,什么都不用顾虑。

  在村里,人们把16岁生孩子的韦礼芳叫做小孩子,“喔唷,小孩子带小孩子,怎么得了哦。”几位妇女围在一起感叹。

   结婚晚了,好姑娘都被别人挑走了。

  从南宁市区到马山县城有100公里,从马山县城到张家乐和吴明敏的家有50公里。要先乘巴士,再坐摩托,花上一个小时。

  公路建在一座座山的山腰上,路边没有完整的平地,都是小块不规则的梯田。

  早晨,妇女们拎着木盆、衣服到溪水边,这里还保留着用木棒浣衣的习惯。

  同样被保留的还有对土地、宗庙的信仰,每个村口,都立着一个红色的土地庙,每家每户的堂屋里都供着一个祖宗牌位。

  四周都是高山,进入村子,手机就会处于无服务状态。想要收到网络,需要爬上周围的山。

  在村里,时常能看到一群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凑在一起,男孩们几乎留着一样的发型:厚刘海遮住眼睛,两侧头发削短,头发染成红色或黄色。他们喜欢在 村子到镇上的山路上飙车,骑着摩托呼啸而过。女孩们,嫁了人的,往往手里抱一个,另一手还牵个孩子。没嫁人的,则出现在男孩们的摩托后座上。

  在当地人眼里,早婚早育,在这里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14岁就结婚了,别人还有定娃娃亲的,这有什么了不起嘛!”张家乐的叔公指着夫妻俩感叹道。

  张家乐的两位堂哥,一位22岁,生了一个男孩;另一位20岁,生了一男一女。

  张家乐的堂叔,在40岁时已经成了爷爷,今年42岁的他,已经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他对目前这种生活很满意,觉得趁自己还有能力,可以帮忙抚养孙子。等自己老了,儿子、儿媳又会来反哺他。

  村民们回忆,早婚在上世纪60年代曾经盛行,到了八九十年代,村庄里的适龄青年受“晚婚晚育”政策影响,并未出现太多早婚情况。直到最近几年,村里光棍逐渐增多,早婚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如果男人20岁结不了婚,就算是“老伙子”了。“姑娘就那么多,结婚晚了,好姑娘都被别人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