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造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踏浪前行

12.08.2018  21:43

  2016年12月,在马尾造船成立150周年之际,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从船政文化主遗址区迁至连江粗芦岛。图为马尾造船新厂区。新华网 刘丰 摄

  新华网福州8月12日电(刘丰)敖江之滨,粗芦岛上,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傲然屹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马尾造船着力技术创新,深耕“海丝”市场,载着延续百年的蓝色梦想踏浪前行。

  马尾造船前身为创办于1866年的福建船政。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中国第一艘蒸汽船、中国第一艘铁木合构船、中国第一艘铁甲军舰,还有中国第一代海军将领和航海专家。进入新世纪以后,马尾造船也打造出一批质量优良、性能卓著的一流品牌船型。

  “2013年到2018年,船厂交船数量50多艘,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船舶超过30艘,占比超过60%,数量上明显增多。”马尾造船公司副总经理常永辉介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公司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阿联酋、卡塔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罗马尼亚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船东、航运服务商建立了商务合作关系。

  事实上,一直以来,马尾造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频繁的贸易合作往来。早些年,福建船政即从东南亚各国进口造船所需的各种木料。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公司向海工市场转型,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海工辅助船订单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在厂区的码头边,正在建设的是一艘总长227米、宽40米的深海采矿船。采矿船建造项目经理林旋介绍,该船相当于一个“海上工厂”,集纳了采矿辅助矿机、碎矿机、集矿机、深海提升泵等多个系统,具备在2500米深海区域采矿作业能力。

  林旋说,该船型要实现多个复杂系统的联调联试,其中不少系统零部件和技术来自多个国家。现在正是企业产能转换升级的关键时刻,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马尾造船邀请国外知名造船专家来厂进行技术指导。专家从细节着手、从首道工序开始,逐一对制造部生产管理进行全面梳理,提出建议意见及改革措施。马尾造船吸取造船强国的先进经验,计划管理、人员管理、流程改善、工艺工法、工装工具等方面都较之前有了全面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实际需求,马尾造船还加大了新船型开发设计研究力度,储备了水产品加工运输船、成品油船等创新型船型。

  “目前船厂手持订单约60艘,其中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订单有40多艘,数量上占比约70%。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增加了我们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互通机会;另一方面,市场变化使得东南亚和中东的海工船和油船需求有所增加,加上马尾造船在细分市场和产品定位上做了些调整,所以这几年订单量也在增多。”常永辉说,能在整体低迷的造船市场逆势上扬,得益于马尾造船在经贸合作中把握的三个优势:一是把握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优势和区位优势;二是把握闽籍华人华侨饮水思源、回馈家乡的乡情优势;三是把握公司在细分市场的品牌和质量优势。

马尾造船车间里,工人正在焊接。新华网 刘丰 摄

新厂车间实现硬件升级。新华网 刘丰 摄

正在建设的227米深海采矿船是一座海上工厂。新华网 刘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