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外交无能”引不满 两派激辩干涉主义

20.06.2014  14:23

美国应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动用武力”、“如果当初能继续派兵驻扎伊拉克,并对叙利亚采取干涉行动,这次(伊拉克)危机或许就能避免”。美国《纽约时报》近来接连刊登评论,对美国外交是否应重新考虑干涉政策展开激烈辩论。近两年来,无论是针对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无力的制裁”,还是在叙利亚政府跨过“红线”时未对其动武,奥巴马在国内频频被抨击为软弱无能。美国保守派媒体怀念起20世纪初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时期用“大棒加胡萝卜”任意指点世界的风光,而对现在奥巴马政府只能“手拿小棍、嘴里发狠”,担忧这将使“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面临危险”。德国国际政治学者哈拉尔德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有关干涉主义的激烈辩论是美国实力消长和美国“必然是全球领导”的目标之间产生裂缝的结果。无论是重新鼓吹赤裸裸的武力干涉还是利用巧实力“重返亚太”,美国都忽视了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即在这个世界已经越来越明显多极化的今天,美国一家说了算的世界格局已经渐渐远去。

超级大国会退休”吗

超级大国不能退休”。《纽约时报》16日引述这篇美国保守媒体《新共和》杂志的封面文章称,伊拉克局势让美国人再次争辩起干预主义。《新共和》封面文章的作者是美国保守派学罗伯特·卡根,他指责奥巴马政府正在引导美国放弃干预主义,这些做法不符合过去70多年里美国总统在外交事务上的做法和惯例,他认为这些举动将对国际秩序造成威胁。卡根认为,奥巴马在中东、东欧犯下了不干预的错误,引发了如今的后果,这从反方向证明美国应该采取“自由干涉主义”立场,继续主动对国际事务进行军事干预。《新共和》杂志称,卡根和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许多问题上有共同语言,这让他觉得,自己即便不能说服奥巴马,也可以寄希望于希拉里有朝一日上台执政。

纽约时报》称,卡根一家都和干涉主义有密切渊源,他的父亲唐纳德是新保守主义元老,弟弟弗雷泽是2007年美国增兵伊拉克的决策制定者之一,他的妻子维多利亚·努兰是助理国务卿,也是不久前媒体曝光的“乌克兰录音带”事件(努兰在录音中被爆用粗话批评欧盟对乌的态度——编者注)的主角。19日,《纽约时报》刊登玛丽·斯劳特的署名文章,鼓动“美国应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动用武力”,斯特劳是新美国基金会主席,曾担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主任。

由于伊拉克局势急转直下,美国国内关于是否应退出干预主义的争论变得重新激烈起来。近几年来一直高调反对伊拉克战争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反驳称,美国已花费了两万亿美元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进行干涉,但明显没有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政府对更深入地干涉的态度谨慎,并不为过。在这篇题为“当梦想照进现实”的文章中,他无奈地说,在叙利亚等中东问题上,现实世界给我们留下的外交政策选择只能是:无趣、乏味,而且成功机会渺茫。请把眼光放低一些吧。

从利比亚战争开始,到叙利亚战争和乌克兰危机,以及现在的伊拉克,美国自二战之后首次在对外武力干涉问题上采取不“出头”、不“当头”和不派地面部队的“三不政策”,其结果是奥巴马政府频频遭到“软弱”的指责。香港“亚洲时报在线”称,美国想“搞定”利比亚,结果用卡扎菲政权换来了“圣战”民兵;美国想“搞定”埃及,结果用穆巴拉克政权换来穆斯林兄弟会;而对于叙利亚,美国连“搞定”的意图都没有。就连奥巴马政府内部都有不少怨言。美国国务卿克里不久前在耶鲁大学演讲时称:“我们不能允许过去10年过度干涉主义的后遗症在今天引发过度孤立主义。世界其余大部分国家不会因担心美国的存在而夜不能寐——它们担心的是,如果没有我们,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