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伟:马云夫人“被代言”有公众民意的影子

29.09.2014  16:34

  阿里巴巴首席市场官王帅在微博指出,“有位作者年前写了一篇:我的先生马云。连马总夫人和马总都不知道这位作者是谁。”马云曾在今年1月声明:我老婆没有写过类似的文章,也不会去写。我家孩子也从没有沉溺过网吧游戏。今天的我们,真的要学会使用好我们自己脑袋,因为学会判断真假是网络时代的生存能力啊!(9月28日《成都商报》)

  成都商报对这件事的解读是“今天的我们,真的要学会使用好我们自己脑袋,因为学会判断真假是网络时代的生存能力啊”。笔者却不敢苟同。我也看过“马夫人”的《我的先生马云》,相信大多数读者和我一样,看了之后“是真信了”。即便看了报纸的辟谣,我依然相信这个“马夫人”眼中的“马云”才是“我们心中的马云”。

  我的解读是,故事虽然是谎言,但却代表某种民意,某种马云自己、媒体、大众共同建构的民意。虽然说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可这些年关于马云,在各种社会合力的作用下,马云的形象呼之而出:自信、偏执、大胆、诡异、善辩,若是上升到更高层面,则是草根逆袭的代表,随着阿里在纽交所上市,马云成了“中国梦”的代言人。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位“马夫人”眼中的“马云”:“他们白天开会,我在厨房做饭;他们半夜开会,我在厨房做夜宵,我顶着政委的虚职,干着勤杂工的事。在没有盈利前,每人每月500块薪水,这点钱买菜都不够,家里的食堂要保证开伙,加班开会的夜宵品质必须保证。

  创业初期的激情岁月跃然纸上,这是所有伟大公司共同的起点。只是乔布斯和沃茨尼亚克的车库变成了马云的家。

  再来看一段:或许是受了马云的熏陶,他对网络格外有兴趣,很快就学会了玩网络游戏,上瘾了,跟着同学泡在网吧舍不得回家。那时正是暑假,他给儿子200块钱,让他去和同学玩电脑游戏,玩上三天三夜再回来,但回来的时候必须回答一个问题——找出一个玩游戏的好处。过了三天,儿子回来了,先猛吃了一顿又大睡了一觉,这才去汇报心得:又累又困又饿,身上哪儿都不舒服,钱花光了,但是没想到什么好处。”“那你还玩?还玩得舍不得回家?”儿子没话说了。加上我的看管,儿子于是慢慢就淡出了网络游戏。

  如果说故事是虚构的,那么故事中的“马云”却是真实的。总是与众不同,为了达到目标总能出奇制胜,这正是阿里从众多小微公司中脱颖而出长成参天大树的基因。

  第三个故事是:马云有一次跟雅虎公司CEO杨致远闲聊,杨致远问起了我,马云这么告诉他:“张瑛以前是我事业上的搭档,我有今天,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也一直把她当成生产资料。但现在我觉得,作为太太,她更适合做生活资料……”这话后来传到了我耳朵里,这话绝对不是杜撰——也只有像他这样满脑子都是事业的男人,才会把自己的太太也当成资料。

  还用说吗?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是站着一位伟大的妻子,恐怕连马云自己也难以否认,阿里能有今天,马夫人“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奉献精神不可或缺。

  中国能被称为企业家的商人不多,马云算一个。作为和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一样了不起的企业家,马云注定是“所有人的马云”。马云的奋斗故事,在亿万人心中引起共鸣,他也成了“草根逆袭精神”的代言人,马云“被马云”的命运已经注定。

  既然马云已是“亿万人的马云”,那么马夫人“被代言”,讲述“很多人心中的马云故事”,倒也可以想象。既然《我的先生马云》里的马云精神并无多大反差,而且积极正面的居多,一向善于自嘲的马云不妨这样安慰自己:本故事纯属虚构,精神雷同,倒也还好。

【责任编辑:黄新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