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史研究馆馆长做客福大 漫谈福州近代才女的养成

02.04.2016  04:10

新闻中心讯/ 饱读诗书、精通文赋是福州近代名媛秀女的代名词。她们如何养成大家风范?3月31日晚七点,福州文史研究馆卢美松馆长做客福州大学嘉锡讲坛,在明德厅为福大师生带来题为《福州近代才女的养成》的讲座。

才女的出现在当时是很特别、令人可喜的现象”,她们多受家庭父兄的熏陶和感染,“读书不仅靠勤奋,也靠悟性”。其中像郑方坤家的“九女”都有各自的诗集,家族内部饮酒赛诗的现象是常见的。卢美松馆长从中唐以来福州传统文化积淀谈起,从文化底蕴,社会背景,家庭教育,才女群体与时代传承三个方面,分析了福州近代才女涌现的原因。“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起点,丰厚的文化底蕴为近代福州书院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自西学东渐后,名门望族对女子教育的重视为才女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对于福州才女对社会的影响,卢美松馆长分析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她们在家庭中培养子女,为世代传承起到作用,二是少数走向社会的才女,以她们的力量影响社会,如林白水的胞妹林宗素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她曾要求孙中山将女权写入当时的宪法。可以说:才女是福州文化上的亮点。

接着,卢美松馆长提出,福州近代才女的养成与社会文风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国门洞开、西学东渐促成了名门望族对女子的教育。而近代史上福州文风兴盛,仁人志士辈出,也得益于福州才女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最后,卢美松总结道,福州近代才女的出现与特殊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她们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不可复制,但其中所蕴含的‘德智双修’的教育理念应为现代人所学习。

讲座结束之后,卢美松为嘉锡讲坛题字,以“积学储宝,济世利民”与同学们共勉,“希望同学们积累学问,储备宝贵的知识财富贡献社会,为民众造福。

讲座结束后,来自经管学院的刘珊珊同学意兴不减。她表示,卢美松馆长讲座中故事性的引导让她受益匪浅。“我了解了更多近代福州才女的故事,也体会到文化教育和熏陶的作用,这对我个人今后的学习或者之后的家庭都有很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