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五强化”圆满完成保障首届全国青运会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05.11.2015  10:51

10月18日至27日,为期10天的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在我省成功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人数最多的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青运会组委会的有力指导下,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采取“五个强化”措施,全力保障青运会食品药品安全,全面实现了青运会组委会赋予的不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不发生一起运动员食源性兴奋剂检测超标事件“两个零”的目标。

一是强化制度设计。牵头组建青运会食品药品安全保障部,制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总体方案,明确食品安全保障组织架构、工作布局和任务分工。按照“四个最严”的标准,制定运动员食材生产供应基地(企业)、周转仓库、接待酒店的遴选确认办法和日常监管操作规范,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标准适用原则,食材批批检测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18份、共16万多字,编印成册下发各赛区执行,从制度层面上保障各赛区有章可循。

二是强化源头监管。按标准规定和程序要求,遴选52家种植、养殖基地(企业),分别由农业、渔业、粮食等部门负责监管。针对省内牛羊肉基地遴选困难,专门组队赴新疆遴选青运会牛羊肉供应基地。根据不同阶段的保障要求,分5批派出督导组93人次,对各赛区遴选基地(企业)从农(兽)药使用登记、饲料管理、监管记录等进行检查指导,确保源头监管落到实处。

三是强化全程管控。对运动员食材实行运输前后的铅封、解封,运输过程全程押运。对入仓食材从原料查验、粗加工、清洗消毒、烹饪、留样等全链条,由监管人员进行全程现场监管。对快餐实行定点供应、直接配送、网格化管理,切实做到可追溯、不断链,有效保障了每天4万多人的用餐安全。

四是强化检验检测。在青运村总仓、运动员接待酒店周转仓设置了食材检测小组,全省共投入1000多万元,对运动员食材入仓前进行批批检测,重点加强对猪、牛、羊鲜肉及其制品兴奋剂指标的检测把关。检测查验食材、食品和容器等13855批次,合格13758批次,合格率99.30%,有效保障了运动员食材的入口安全。

五是强化组织协调。一抓组织领导。省、市、县三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层层建立以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组织保障体系,加强资源整合,举全系统之力保障青运会食品安全;二抓督促检查。青运会集中比赛期间全省共出动食品药品监管人员1.2万多人次,驻点监厨842人次,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针对性检查督导;三抓技能培训。全系统共组织培训各类监管骨干300多人次,培训从业人员2300多人次,开展食品安全保障和应急演练16场次;四抓责任落实。通过青运会总体工作方案和赛区保障细案,明确省市事权划分,定岗定责定人,同时加强对驻点监督的巡查,确保驻点监督人员履职到位;五抓协调沟通。通过主动走访、信息报送等方式,加强与组委会各部门、单竞委和各赛区执委会等的沟通联系,搞好工作对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顺畅运转。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