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将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 建成全国休闲食品饮料基地
核心提示
近日,泉州市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正式出炉,提出将通过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发展总部经济,打造创新驱动、品牌引领、技术先进、绿色安全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建成有泉州特色的全国休闲食品饮料基地,力争到2020年,全市食品产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年增长12%,形成2-3家年产值超百亿元大集团企业。
□本报记者 游怡冰 通讯员 林坚栋 实习生 李玲玲
发展现状 形成全国休闲食品生产基地
食品产业是泉州市的五大传统产业之一。截至2014年底,全市食品企业1200多家,规模以上食品企业236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7.74亿元,产值规模位居全省第二,是全国休闲食品生产基地。2015年以来食品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13.6亿元,比增9.8%。
泉州市食品产业行业布局合理,形成以晋江市和惠安县为主的全国休闲食品生产基地,以安溪县、永春县为主的闽南乌龙茶生产基地,以泉港区、南安市为主的粮油食品加工基地和以石狮市、晋江市为主的海洋食品基地。
全市现有“中国名牌”13项,“中国驰名商标”17项,尤其是晋江、惠安的休闲食品及饮料业,已由品牌影响力走向品牌经营效应。同时,泉州市食品产业规模效应凸显、装备水平较高,2014年已有规模以上食品企业236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46家,超10亿元企业13家,陆续引进了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各类生产线600多条,确保休闲食品领域设备技术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发展重点 推动现代先进加工技术装备应用
路线图指出,泉州市食品产业发展重点为,推动现代先进加工技术装备应用,扶持食品企业建立起以“高要素成本、高劳动生产率、高原料利用率、高回收利用率”为特征的成本新优势。
其次,扶持食品企业增强产品研发与设计能力,引导食品企业走差异化、高档化、优质化、品牌化的竞争路子,满足国内外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高要求。
第三,提升食品企业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移动终端等工具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完善产品研发与设计、原材料供应、包装设计、渠道管理、品牌营销、专业生产均衡发展的新产业集群竞争力。
鼓励与扶持达利等龙头企业创建自营开放式创新网站,强化食品工业细分行业协会的技术中介职能,扶持技术中介服务网络平台、技术猎头公司、技术经纪人的发展。
最后,扶持食品企业实现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和营销网络化,实现大批量、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向多品种、小批量、快翻新的生产方式转变。
实施路径 以加工高品质安全食品为导向延伸产业链
根据路线图,泉州市将针对食品产业重点推进五大升级路径:
流程升级 人工生产时代→机械化生产时代→自动化生产时代→智能制造时代
产品升级 同质化、低价格的竞争→差异化竞争策略
品牌升级 贴牌生产(OEM)→自主设计生产(ODM)→自主品牌生产(OBM)
价值链地位跃升 低附加值环节→高附加值环节
产业结构升级 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
同时,泉州市将壮大现有优势产业,以加工高品质安全食品为导向,延伸现有产业链,在原料采购及加工、贸易及物流配送、冷链仓储、品牌推广、产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形成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供应过程。近期延伸重心包括:烘焙食品原料的预加工及标准化,加工配料的生产,速冻、快食食品及功能化饮料生产,功能食品中间体的加工,以及加强消费服务等。大力引进、移植补缺产业链配套项目和国内外(含台企)顶级食品企业等,促进产业加速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