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正一帆悬

12.01.2016  18:01
  □吴通华 范建桃     仲冬时节,寒意渐浓,但在寿宁县医院门诊综合大楼里,为病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的家属们却感到温暖如春。家住寿宁县鳌阳镇粮食局家属楼的孙女士,因患输尿管结石伴右肾重度积水而住院,医生给她实施无切口“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手术当天即可下地活动。她在出院时高兴地说:“我一共才花了一万二千元,比在外地医院做手术至少节省了三千元。”   类似这种高难度的手术,以前都要到福安,福州,或邻近的丽水,温州等地的大医院,而今在寿宁医院,实施这样的手术屡见不鲜,是多么家常便饭的事情。   入院时愁容满面、忧心如焚;出院时喜笑颜开、兴高采烈,这是近几年来寿宁县群众陪伴病患者到医院诊治后所感受到的那份共同心情。   2012年以来,寿宁县医院实施综合改革,科学配置医疗资源,与省、市大医院高位嫁接,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与医疗服务质量,不仅留住了病人,医院的综合效益也显著提升。    逼上改革之路   寿宁县医院创建于1936年,是一所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承担全县28万人口的医疗救治、预防保健及14个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工作。因受客观因素制约,原县医院面积狭小、医疗用房紧张,医技水平和业务收入均位居宁德市县级医院最后一名。   条件差、待遇低,直接导致寿宁县医院医疗人才队伍结构出现严重断层。15年来,本县籍的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没有一人回该县工作,从外地引进的40名临床医学本科生也流走19人。2011年,寿宁县医院有一个外籍医生要求调回家乡工作,该家长找到寿宁县主要领导,请求让其儿子调走,并威胁说,如果不让调走,他就去跳楼。   从2006年至2011年间,寿宁医院流失的卫技人员有100多人。2010年,县卫生系统计划招录临床专业大专生6人,结果仅有1人报名。   医务人员短缺,直接影响该县的医疗服务水平,住院病人一年比一年减少,辖区内的大量病患者纷纷前往省、市大医院就医。当时,每天第一班从寿宁开往福安的中巴车,几乎全是到福安闽东医院看病的患者与亲属。据统计,2011年寿宁全县群众看病就医总费用12571万元,其中,县外医疗费用8539万元,占68%;县内医疗费用4032万元,仅占32%。至2011年,寿宁县医院亏损负债达829万元。     “看病难”、“求医难”,县内广大群众生了病多数要外出诊治,给他们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造成群众怨声载道,医改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每年“两会”期间,关注医疗卫生的议案、提案成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声最高的民生热点问题。寿宁县县委、县政府领导强烈意识到,单靠医院自身的力量已无法解决存在的困难,只有改革,医院才有出路。    走活了“三步棋   医疗事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成为寿宁县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寿宁县委、县政府针对寿宁医院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问诊把脉,对症下药,提出像抓教育一样下更大决心抓好医疗卫生事业。县主要领导多方奔走,积极寻求上级部门的支持帮助。   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省委组织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挂钩帮扶联系点寿宁县扶贫开发工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姜信治亲自过问寿宁医院的改革问题,协调有关单位从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市委书记廖小军带领寿宁县领导到省卫生厅寻求支持,协调大医院高位嫁接,借力攀登。为救治患上“重病”的县医院,县委县政府下了“三步棋”。   第一步,改善医疗条件和就医环境。县里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条件下,投入9500万元,建了占地面积38.5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的县医院新大楼,设置床位300张,配备电梯、智能化系统、空调通风系统、医用气体工程等,达到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2012年10月,县医院完成整体异地搬迁,投入运营。   第二步,建立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2012年3月,全省首家卫生发展基金会—寿宁县健民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成立,主要用于医院和卫生院建设、培养医疗专业人才、奖励长期扎根寿宁的优秀医务人员等,当年10月,基金会出资100多万元,定向培养寿宁籍临床医学类学生及引进人才工程。目前,卫生基金会已认捐资金2300多万元,到位基金900多万元,累计出资了620多万元。在奖励283位优秀医务人员的同时,为寿宁县医疗机构定向培养了32位本县籍医学类学生。   第三步,探索与大医院高位嫁接。2012年10月,寿宁县与闽东医院签订合作共建和品牌托管协议,由闽东医院托管寿宁县医院,挂闽东医院寿宁分院牌子,采取理事会下的院长负责制。闽东医院选派出该院第一副院长任寿宁县医院院长,派出两名院班子成员担任副院长,与寿宁方共同管理。同时,与省立医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根据协议,省立医院除派出业务强、技术精的医务部专家到寿宁县医院担任科技副院长外,还每年派出5-8名高中级职称以上卫技人员常驻寿宁县医院,进行“传、帮、带”,免费接收5-10名寿宁县医务人员进修学习,促进寿宁县医院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的进一步提高。    深化内部改革   高位嫁接后的寿宁医院,健全完善了早会、周会、行政办公会议、院长办公会议等制度,建立领导带班、院长值周、班子成员一线调研制度,强化每周行政查房、医疗查房、值周院长夜查制度。根据专职、精简的原则,合理调整职能科室设置,职能科长岗位从26个缩减为15个,临床科主任、副主任岗位从21个缩减到9个,护士长岗位从15个缩减到11个,临床科室从5个病区扩展到9个病区。通过理顺管理体系,使相关科室的职能更清晰,专业分工更明确合理。   坚持“定岗定编、全员聘任、择优聘用、科学考核、分类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以岗位聘用制度和岗位考核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人事管理机制。医院修订出台了《寿宁县医院科室核算及奖金分配实施办法》、《关于编外工作人员薪酬待遇的规定》等相关津补贴制度10多项,充分发挥出奖金分配的激励作用,真正做到了向临床一线倾斜,向高技术、高风险、高强度岗位倾斜,向管理岗位倾斜,真正做到了效率优先、多劳多得。   此外,医院还增设监察室,加大对私收费、乱收费、人情免费、家庭诊所、收受红包、回扣等违法违纪和损害医院利益、形象行为的查处力度。不久前,医院对收费处服务态度恶劣的工作人员和被实名举报收受红包的妇产科医务人员进行严肃查处。   去年11月,一位在寿宁医院住院治疗的王先生发现电梯的按扭坏了,本以为上下要走楼梯了,想不到下午电梯按扭就修理好。他逢人便说,改革后真是不一样,凡事都讲效率。    医改开花结果   “仁心仁术谋发展,励精图治铸辉煌。”悬挂在寿宁县医院大门口上院训展示了寿宁县医院的理念、特色与时代精神。   三年多来,在省立医院的技术帮扶和闽东医院品牌托管下,寿宁医院开展了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直肠癌根治术、全膝关节置换术、关节镜下膝骨性关节炎清理术、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宫外孕腔镜治疗等妇科微创手术、纤维喉镜检查等100多项新技术、新项目。临床科室也在原有内、外、妇、儿等五个病区的基础上新增内二、外二、五官康复等病区。去年,寿宁医院还建成远程医学中心,与闽东医院、武汉协和医院之间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实现专家与患者、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异地“面对面”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实现县域内的患者,不出县也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远程服务。群众这样评价寿宁医院:“三甲的管理,二乙的收费;省市级的医疗服务,县级的报销比例。”   数据显示,2015年,医院业务收入10160万元,比改革前的2012年4333万元大幅增长134.5%;药占比34.2%,比改革前的2012年51%下降16.8%;住院病人数14718人次,比改革前的2012年9008人次增长63.4%;门急诊病人18.3万人次,比改革前的2012年12.1万人次增长51.2%;年完成手术2233台次,比改革前的2012年1358台次增长64.4%。业务收入增长的同时,医院也改变了以药养医的不良局面,群众就医成本和负担显著降低。2014年全年业务收入历史性地突破亿元大关,一举跃居全市山区县第一。随着业务收入显著增长,职工福利待遇逐步提高,不仅促进了在岗医务人员安心岗位工作,还使已经辞职的2名医生、2名护士重新回到寿宁县医院上班。此外,还引进了中级职称医生1名,执业医师2名,临床医学本科生6名,其他医务人员36名。   2013年在全县行风评议的29个参评服务类单位中,县医院位列第4名,在全县参评的58个单位中综合排名上升至第18名,一举摘掉历年排名倒数的帽子。2014年,在省卫生厅行风办组织的“全省116家二级以上医院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中,寿宁医院取得位列全省第18名,全市综合性医院第1名的好成绩。2015年国家卫计委对城乡对口帮扶二级医院工作考评中,寿宁县医院获全省二级医院总分第一名。医院改革之后,不断有患者在网络上发表文章,深刻感受到寿宁县医院改革后的积极改变,赞扬医务人员精湛的医疗技术和无微不至的医疗服务。寿宁县医院的改革事迹也得到闽东日报、福建日报、宁德电视台、福建电视台等媒体的肯定,对此进行了正面的报道。   内外合力,高位嫁接,寿宁县终于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