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调高信用卡额度系短期行为 分期付款实际利率高

27.09.2016  15:14

  国庆长假即将来临,为了方便用户在节假日期间大额消费,不少银行发短信给信用记录良好的客户,称可以临时调高信用卡额度,同时还配套分期付款业务。记者注意到,虽然这些措施方便了用户,但持卡人在“喜刷刷”时也要注意,临时提高额度只是短期行为,而且分期付款名义利率看似不高,但要求每月还本付息,因而实际利用的资金远低于所借款项,这使得信用卡分期付款实际利率远高于名义利率。

  临时调额要及时还款

  王女士上周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称,为了方便节日刷卡消费,根据以往刷卡信用记录,王女士信用卡额度从3万元临时调升至3.6万元。

  王女士说,她不是第一次收到临时调额信息,她以前刷卡消费没有逾期还款等不良记录,信用卡授信额度一路提高,从最早的5000元一直提至3万元。每逢节假日,银行都会提前发短信主动告知她可临时调高授信额度。

  据悉,信用卡日常信用额度相对固定,银行会给客户一个最初的授信额度,随后根据客户刷卡情况和还款记录综合判断,如果客户信用记录良好,银行会阶段性提高额度,如果客户有不良还款记录或套现嫌疑,银行则会降低信用额度甚至冻结卡片。临时调额与平时授信额度调高不一样,它主要是在节假日期间针对信用记录良好的客户提供一种增值服务,提高的额度也不会太大,多在原有额度基础上上浮20%至30%。

  临时调高额度虽然方便了客户大额刷卡消费,但它有时间限制,有效期一般为1个月左右,到期后信用卡额度就自动恢复原信用额度。临时调高的额度不享受循环信用,在下一期账单到期日就要全部还掉,不能列入最低还款额。此外,逾期未还要罚息,早前部分银行还会另外收取5%的超限费。

  分期付款实际利率比名义利率高

  在提高额度的同时,银行还配套提供了大额消费分期付款业务,同时阶段性进行利率优惠促销。不过,近日邹先生申请信用卡分期业务时,发现分期付款实际利率要比名义利率高出近一倍。

  邹先生前段时间刷卡消费了5万元,该银行有提供分期付款业务,由于手头刚好需要资金周转,邹先生就想申请12期的分期付款业务,但在算了一笔账后,他取消了分期付款的念头。他说,分期付款每月利率为0.66%,利息支出为330元,12个月为3960元,加上5万元刷卡额度共需还款53960元,每月还款额为4496.66元。事实上还完第一个月后,剩余本金就减少到近4.6万元,到最后一个月剩余本金只有4166元。这样平均下来每个月利用银行的资金约为27083元,每个月利息为330元,这样月利率近1.22%,是名义月利率0.66%的1.84倍。

  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与还款方式有关。分期付款业务还款方式与银行房贷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一样,它不是到期一次性还本,而是在还款周期内每月偿还本金。随着用户每个月不断偿还本金,所欠本金不断减少,但利息却是按原借款额提前计算固定支付。这使得分期付款业务实际利率会高于名义利率。

  事实上,银行房贷除了等额本息还款外,还有等额本金法。等额本金法随着客户不断还款,剩余本金减少,利息也跟着减少。不过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至今尚无等额本金还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