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领导干部离任要审生态账 任期辖区污染需担责
记者10日从省审计厅获悉,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出台《贯彻落实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备受关注的“生态审计”拉开帷幕。今年起,在莆田市和闽清县、仙游县、光泽县开展试点,明年起全面开展审计试点,2018年起建立经常性审计制度,审计评价结果将作为领导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这意味着,今后,领导干部执政期间如果所辖地区发生严重生态污染问题,即使离任了也将承担责任。
“针对干部的离任审计,过去主要侧重于经济方面,如审查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财务收支状况等。建立生态审计,有利于改变一些干部‘唯GDP论英雄’的传统发展理念,建立绿色政绩观。”省审计厅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处处长茅金焰介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领导干部任期内辖区森林、海洋、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资产变化状况为基础,通过对其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审计评价,界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责任。
我省生态审计的重点除了国家要求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5个领域外,还结合我省区域特点,积极探索海洋资源审计,重点审查海洋功能区规划的执行情况、海域面积和海岛数量变化情况、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情况等。
同时,我省生态审计制度并非“一刀切”,而是结合当地主体功能区定位和自然资源资产禀赋特点因地制宜。如,针对闽东南沿海地区重点关注海洋资源、水资源,针对闽西北山区则更多关注森林资源、矿山资源。
不过,自然资源资产种类繁多,信息庞杂,专业性强,不易核实,相关的基础数据信息分散在不同的职能部门,给审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打破壁垒,审计部门与发改、经信、国土、环保等11个部门建立审计协作机制,打出“组合拳”。根据《实施意见》,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本单位所辖自然资源资产的监测、调查和统计,逐步完善本单位所辖自然资源资产基础数据库,建立健全省、市、县(区)三级自然资源资产动态统计台账制度,逐步形成完备、实时、数字化的自然资源资产监测体系,为审计试点提供基础。
下一步,我省还将积极探索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模式,对我省自然资源资产基础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实行统一管理,构建数字化审计分析平台,提高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和宏观分析能力。(记者 潘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