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兼职“班导师” 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11.10.2016  04:35

  厦门理工学院校长陈文哲担任电气学院2015级自动化2班班导师。

  厦门理工学院中层以上(含中层)干部下班级担任班导师,深受同学们欢迎。

  大学四年,学生只有开学仪式和毕业典礼两个场合能近距离接触校长、书记;高校中,学生对著名的教授和博导“可望不可求”,鲜少近距离交流机会——在许多高校,这样的现象突出,为人所诟病。

  而在厦门理工学院,却是另一番景象:学校推行“班导师制”,要求学校中层以上(含中层)干部担任兼职班导师,区别于学院、班级以及班主任、辅导员,通过与学生谈话、走访学生宿舍、深入学生课堂等工作形式,增进与学生的沟通。每学年班导师还要提交一份工作小结,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学生思想动态、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对学校及有关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不流于表面,不拘泥于形式,厦门理工学院的领导干部走到学生身边,融入学生之中,辅导陪伴其成长。校长、书记走入学生宿舍,和学生们拉家常、倾听他们的心声,院系领导和学生面对面,以亲身经历传授学习方法——这样的场景在学院内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领导干部任班导师

  全覆盖新生班级

  在刚刚过去的一学年里,厦门理工学院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龙绛雪多了一重身份——担任2015级环境工程2班兼职班导师。

  “大一新生刚踏入高校校园,作为班导师,应该充分发挥导师的引领作用,为他们助力掌舵、扬帆鼓劲。”龙绛雪说,为了营造一个轻松、亲和的导学氛围,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立志成才,她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家中四个孩子(包括侄子侄女等)进入大学的喜悦,分享了作为长辈对孩子们进入大学生活的寄予,鼓励学生们把大学作为人生新的起点,认真做好大学四年规划,培养高尚的情操,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通过主题班会及平常和学生们的“亲密接触”,龙绛雪从日常的课前准备、上课状态、考前复习、考试纪律、课余活动,以及与父母长辈的交流等方面给予学生点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明辨是非、未雨绸缪的能力。还给他们提出了具体的努力目标建议,让学生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机械学院党委书记李文望担任了2015级机械学院的“班导师”。学生吴东旭介绍道,作为班导师的李文望平常对他们的照顾“就像是家人一样,给了我们这群离家不久的孩子一种大家长的感觉”。班导师没有什么架子,在一次次的相处中,他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大学经历、工作经历,分享了对人生的感悟,让学生们学到非常多的东西,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的认识。

  而这些只是厦门理工学院实施兼职班导师制的生动缩影。事实上,从2015年9月开始,学校就在2015级新生中推行兼职班导师制,要求中层及以上干部任期内每学年担任一个班级兼职班导师,主要工作职责包括深入学生中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对学生学涯、职涯规划进行必要指导等。

  据了解,学校每个中层干部会依据专业特长,担任相应班级班导师,全校一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实现兼职班导师“全覆盖”。

   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受益

  强化领导干部立德树人、敬业爱生意识,不断完善学校立体育人体系——这是厦门理工学院推行领导干部兼职班导师的初衷。

  虽然乍一看,班导师制似乎“折腾”了学校的领导,但在厦门理工学院党委书记黄如欣看来,班导师制带来的好处更多,对学生培养、学校建设的影响也更为深远。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一个学生在大学里,如果能有一个有阅历、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人陪伴和辅导,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将会有很大的帮助。”黄如欣说,领导干部担任班导师,能够充分借助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特长专长,与辅导员、班主任等一起,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而另一方面,中层干部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学校办学方针、发展目标等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中层及以上干部深入到学生中间,这无形之中能让他们能更好地向学生传达学校的办学理念。“同时中层干部也能借机了解当下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现状,有利于他们在工作中更多地针对学生的需求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闭门造车,从而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黄如欣说。

  作为海峡商贸学院15级财务管理1班的班导师,黄如欣经常给同学们开班会,不仅自己讲,也让同学上台讲。他说,在班会上他向同学们传达更多的是品格上的东西,包括引导同学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年下来,同学们的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去年,确定担任2015级电气学院自动化2班的班导师后,校长陈文哲和全体2015级电气学院学生畅谈对于“做人与做事”“思考与实践”的感悟。他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和辅导学生考研考博的例子,告诫学生们“做人做事永远在路上”,在大学阶段,要思考“怎么学”“学什么”,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好未来规划,并把自己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陈校长还现场公布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和邮箱,欢迎同学们有什么学习、生活上的想法或困惑,可以和他联系沟通。

  据悉,该制度在厦门理工学院实施一年以来,包括全体校领导共有125名中层以上干部参与其中,得到了广大中层及以上干部的热情响应和大力支持,全体班导师以多种形式与班级交流互动累计达1450次,其中召开主题班会510次,参加学生活动303次,走宿舍276次,进课堂361次。

   倾情指导   呵护成长

  “一开始,得知学校要给我们再配一名班导师时,我心想,班主任、辅导员、学院办公室老师……围绕在我们身边的老师那么多,班导师不会有什么不同吧,他又是来干啥的呢?”学校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15级环境设计班学生齐萱说。后来在慢慢地接触中,她才知道,班导师不仅帮助学生快速全面地了解学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活方式,还从更高的层次、更为开阔的视角指导了学生学涯、职涯规划,而这些对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校长陈文哲说,学生经历高中三年奋战,刚到大学会有些迷茫,此时,学校要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这其中,班主任、辅导员、班导师分工侧重不同,班主任、辅导员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而班导师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专长,他们让学生具有更宽广的视野,对一些问题也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完整的、全面的。

  2015级自动化1班的“班导师”彭彦卿曾经在企业工作10多年,作为一名高级工程师,她主要负责设备工作。开学后不久,她就来到班级,把每一门课程未来在企业的用途,一一讲给同学们听——这让同学们一入校就看清了本专业的方向,“眼界”一下清楚起来。她还鼓励同学要考计算机证书,鼓励大家多参加一些项目制作和学科竞赛。2015级自动化1班的学生计晓峰说,彭老师给我们讲的知识很多样化,她让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

  一学年结束,各位班导师提交的工作小结中包括了工作情况、学生思想动态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对学校及有关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这是一份份脚踏实地、富有建设性意见的小结。在黄如欣看来,中层干部带回的这些凝结了工作成果的小结,正是“以学生为本”办学理念的最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