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指数接近警戒线水平 车商库存压力加大

10.06.2014  22:08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以下简称调查),调查显示,5月库存预警指数为49.3%,已接近50%的警戒线水平,比上月上升了3个百分点,表明5月份汽车市场需求相比上月有所下降,库存压力加大。

  早在4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46.3%,市场需求较稳定,库存压力不大,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4月底伴随着北京国际车展的开幕,经销商的各种降价促销,多少提升了消费者的购车欲望,客流量明显增加。经销商普遍认为,4月份的北京国际车展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市场需求。但是,拉动力着实有限,库存消化能力远远不及经销商囤车速度。致使5月的库存预警指数上升至49.3%,接近50%的警戒线水平,比4月上升了3个百分点。有专家分析,这主要是北京车展的大量新车上市,令很多消费者持币观望,对购买新车的兴趣远远高于经销商的优惠老款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部主任郎学红分析,从构成预警指数的5个分指数看,市场总需求、销量、从业人员、经营状况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库存指数与上月相比略微上升。经销商库存略微增加,4S店人员流动性增强。其实,5月面临淡季也是很多经销商所预测之中的,有调查显示,经销商认为5月份总需求量“基本持平”的比例从29.8%降至37.1%。经销商认为库存量“增长”的比例从42.3%增至45.7%。经销商认为平均日销量“增加”的比例从29.8%降至28.4%,“基本持平”的比例从33.6%降至30.2%,而认为日销量“下降”的比例则由上月的36.6%增至41.4%。认为经营状况“一般”的企业从61.1%增至69.0%,经营状况“不好”的比例从上月的20.6%增至21.6%。

  郎学红预测6月份汽车销量将有所下降,部分厂家季度末压库,将导致经销商库存水平上升,经营压力将继续加大,因此对下月经营状况的判断是,6月份经销商经营状况比5月份还要差。对此,她建议汽车经销商要对整体市场仍持谨慎态度。

  在调查目前经销商面临的主要问题时,经销商普遍认为:集客量少、竞争力不足、融资成本高及资金压力大等因素仍然成为制约经销商经营的主要因素。(记者王 辉)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