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法院:构建“三大平台” 司法服务农村

03.04.2015  11:59
  顺昌县地处闽北山区,农村面积广,大量的矛盾纠纷发生在农村,出庭应诉难题困扰着广大农村群众。近年来,顺昌法院坚持走群众路线,推行“走出去”的审判服务模式,将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山区农村的每一个角落,实现服务网络的无空档全覆盖,达到“零距离”服务农村、便捷高效化解纠纷的目的。

“1+1+N”机制平台:快速解决纠纷

李庭长吗,我是建西司法所小林,你能马上来一下吗,这里闹得不可开交了……”2014年9月1日下午,顺昌法院立案庭庭长李宪国接到了建西镇司法所林所长的电话,情况紧急,他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叫上承办法官管存灯一同驱车赶往建西。原来,建西某村村民老王,与山场主郑先生是邻居,多年来,郑先生常常叫他为其上山装运木材。当天上午,老王在为郑先生上山运输木材时不慎翻车摔死。得悉消息后,老王的子女情绪激动,要求郑先生给付巨额赔偿。然而双方就事故责任及赔偿问题各执一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老王亲属20余人还涌到镇政府集体上访,并到郑先生家中摆香案、烧纸钱,扰乱郑先生家庭正常生活。原本和睦相处的老邻居,成了剑拔弩张、水火不容的仇家。

为了稳妥解决纠纷,不遗留问题,建西镇司法所、综治办根据顺昌县“1+1+N”农村司法服务机制,邀请县法院司法指导员参与案件调解。在法官的主持下,受害人家属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对事故的责任也达成了一致的认识。一个多月后,凑足了赔偿款的郑先生在法院的见证下,将款项全部付清。

据悉,顺昌法院“1+1+N”机制创建于2013年。该机制借鉴农村社会管理“网格化”模式,在乡镇、村居、小组选聘司法联络员,为每个乡镇指定一名资深法官担任司法指导员,全面开展纠纷调解、诉讼指导、法律咨询等工作。乡镇、村居、小组司法联络员广泛分布在群众中,如有纠纷调解、诉讼指导、法律咨询等问题,能够快速作出反应,就近为群众解决,大大提高司法服务效率。

网上诉讼服务平台:远程立案服务

没想到不用来法院也能立完案件,现在法院为老百姓想得真周到。”来自延平区农村的谢俊文在案件办结后感叹到。

原来,今年3月,老谢得知顺昌法院有个网上诉讼服务中心,报着试试看的想法在该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提交了其房产继承纠纷一事的立案材料。该院立案庭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审查了老谢的诉求及其相关材料,通过网络及电话告知了老谢还应准备的材料及其他注意事项。最后,老谢将完整材料邮寄至顺昌法院实现了立案,省去了往返跑法院的时间和精力,大大节约了打官司的成本。

该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以实体诉讼服务中心的功能设置为蓝本,整合各项诉讼事务,设置包括网上立案、诉前调解、判后答疑、违法违纪举报、材料收转、诉讼指导、司法救助、网上信访等8项诉讼服务功能模块,实现诉讼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自2013年创建以来,不断完善功能,与“1+1+N机制”形成优势互补,让群众尽享互联网络的便利、便捷。该院网上服务中心开通以来,办理各类诉讼事务178 件,该项工作还被评为2014年全省法院司法品牌项目。

巡回审判平台:分类化、专业化

大娘,您好,我们是法院的,今天来为您立案来了!”2014年12月24日,顺昌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法官来到年过八旬的高大爷、王大娘家中,为行动不便的两位耄耋老人上门办案。原来,两位老人的儿子两年前去世,遗留在银行一笔存款。其子无妻子、子女,两位老人是这笔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但两位老人已80岁高龄,行动不便。得知老人的情况后,该院诉讼服务中心法官决定到老人家中上门服务,现场办理了立案及调解手续。老人不用迈出家门就办好了所有事项。这是该院农村专业巡回法庭下乡办案的一幕,也是该院巡回审判工作的常态。

近年来,该院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强化巡回审判工作、创新巡回审判方式,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根据多发案件类型,设立农村、交通事故、医患纠纷、工业园区、环保等巡回法庭,实行巡回审判分类化、专业化。

该院在全县12 个乡镇及交警大队、工业园区等处设立固定巡回审判点,并在100 多个村居委会设立临时巡回审判点,方便当事人诉讼、群众旁听。同时加强与司法所、基层调解组织对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当事人可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向巡回法庭预约立案、开庭、调解的地点和时间,巡回法庭实行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就地宣判、就地履行,为群众提供“一条龙”诉讼服务。2014 年来,巡回审理案件482 件,调撤率93.6%,诉前化解纠纷45 件,大大缓解了群众诉讼难题。 责任编辑:林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