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科研项目用地打着创意园旗号建商场 涉嫌违规

16.11.2014  11:08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珞瑜路,地处武汉市洪山区,近些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商业开发脚步的加快,这里大型购物中心林立:光谷广场、群光广场、大洋百货、未来城购物中心……一个新的商圈已经形成。今年9月,珞瑜路商圈内,又注入了新血液——珞珈创意体验城正式开业。

不过,从动工建设到正式开业,珞珈创意体验城就一直没有摆脱“违规”的指责。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创意体验城所在的珞瑜路33号为武汉大学教育科研用地,但如今已经投入使用的裙楼部分却俨然变成了商业用途。“商业”能否如此假“教育”之威?武汉大学和当地国土规划部门如何回应?

不包括地下空间,整个体验城11层高,被分门别类,比如一层是设计风尚、五层是运动体验、八层是国际饮食、十层是影视文化……尽管,这样的布局听上去与一般商场不太一样,但是走进体验城中,会发现,这里与一般的商场并无两样,衣服、饰品、餐饮、娱乐一应俱全,同时,在体验城的各个角落,还打上了“银泰商场”的烙印,不少商户告诉记者,这里实际又叫“银泰城”:

商户:它有两个名字,它是银泰楼也叫这个名字,双重姓名。

商户:这里是银泰的分支,不过现在这个商场,主要就是创意城,其实都没差别,他们说主办是创意城搞的,所以把我们的名字又都改成创意城了。

不过,也有一些商户对“银泰”二字讳莫如深,一些派送优惠券的餐饮门店,特别把此前优惠券上把印好的地址,由“银泰城”改为“珞珈创意体验城”。一个商场,两个名字,原因在于,“银泰”盖在了武汉大学的教育科研用地上。

2009年11月16号,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在其网站上公布项目《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批前公示,珞珈创意园一期用地面积24923平方米,用地单位为武汉大学,用地性质为教育科研设计用地。然而,在公示发布的四个月前,09年的7月份,武汉大学就已经与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产权属于武汉大学,中国银泰全额投资建设,合作期50年,项目面积30亩,建设前,中国银泰向武汉大学一次性支付原址上旧房屋的拆迁补偿款1亿元,建成后,武汉大学使用物业2.5万方,中国银泰使用物业9.5万方。

2013年年初,武珞创意园正式对外进行招商和宣传,让外界意外的是,这个还有地方政府协调和参与的创意项目,竟变成购物中心,最初项目以“武汉银泰城”对外招商,并写明业态规划以商业为主。有媒体报道,今年7月,大楼通过了规划部门验收,9月,“珞珈创意体验城”或者更准确的说“银泰城”开业,教育科研用地上违规建商场变成了既定事实,这引来了外界质疑:按照国家相关的土地政策,变更土地用途有严格的手续,但是,在接受中国之声独家专访时,武汉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李霄鹍认为,这块地的用途并没有改变:

李霄鹍:整个创意大厦叫中部创意大厦,有裙楼和塔楼两部分构成的,那么目前进入公众视野的可能是裙楼部分,大家觉得比较热闹、抢眼,但实际上塔楼部分里面的我们正在加紧建设,将来塔楼部分将是面向所有中部地区所有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一个良好的基地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