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淮任厦大副校长 校史上第三位院士校领导
韩家淮
韩家淮 1960年出生,安徽淮南人。历任美国著名研究所Scripps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01年11月至2007年7月兼任厦门大学特聘教授;2007年8月起任厦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并兼任美国著名研究所Scripps教授;去年当选中科院院士。他对炎症反应机理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前沿,他的研究和癌症有关系。
中科院院士、厦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韩家淮昨日被任命为厦大副校长,54岁的韩家淮对炎症反应机理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前沿,他的研究和癌症有关系。
厦大昨日召开会议,宣布新一届校行政领导班子,其中,国务院已经在六月份宣布朱崇实连任厦大校长;会议还宣读教育部八月初下发的文件,任命李建发、杨斌、邬大光、韩家淮、金能明、詹心丽、叶世满为厦大副校长,其中六位连任,只有韩家淮是新任。这是厦大五年一次的校级行政班子换届。
去年刚被增选为院士
韩家淮是继厦大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蔡启瑞和田昭武之后,厦大历史上第三位院士校领导。蔡启瑞在1978年到1982年任厦大副校长,田昭武在1982年到1989年任厦大校长,他们当时的身份均是“学部委员”,学部委员在1993年转为中科院院士。在其他高校,院士出任校领导虽然不多,但也不是罕见。
这位厦大新副校长的另一个特别之处是:他并非厦大“出生”——这位安徽人本科和硕士学位都在北京大学取得,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读完博士后;之后,进入美国顶级研究所之一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工作。
2001年,韩家淮到厦大任兼职教授,2007年,已经在国外学习工作了20年的韩家淮决定全身心到厦大工作,当全职教授,去年,他当选中科院院士。
研究成果居世界前沿
韩家淮对炎症反应机理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前沿,即他所发现的一个信号通路-p38通路在炎症反应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术界的评价是,估计世界上约有两千余家实验室涉足p38信号通路的研究,但韩家淮在厦大实验室的成果被公认为做得最好的。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在维持健康和疾病的平衡之间,炎症反应是十分重要的,炎症反应的失调将导致多种慢性疾病,例如关节炎、肠胃炎、哮喘等。而肿瘤也可以由炎症引起,炎症在癌症的恶变中起着关键作用。
发挥学术高度等优势
在七位副校长中,韩家淮虽然是新增,但排名第四。厦大高层表示,韩家淮出任副校长,绝不在于“学而优则仕”这样的表层意义,校方希望有院士级别的人进入校级领导班子,发挥其学术高度、国际视野、一线科研的优势。有消息说,厦大从去年就开始酝酿此事。昨天的会议并未对副校长分工做出布置,不过,有消息说,韩家淮可能分管科技,这也和他长期在一线科研摸爬滚打有关。
厦大行政领导班子曾在2012年进行“大换血”,新任命五位副校长,不过,当时,人们也发现,六位专职副校长,虽然也有行业专家,但是,行政“出身”居多,此次,“非干部出身”的韩家淮的加入,被评论可以权衡学术力量,韩家淮曾形容自己当过最大的官是“学习委员”。
【对话】
“第一身份还是教授”
记者 佘峥
韩家淮昨日接受本报采访,以科学的严谨来回答“院士副校长”今后要发挥的作用——他不断地说:“可能”,“也许”,“很难说”。
问:您出任厦大副校长,一些人觉得“有点怪”,觉得这不像是您。但是,吃惊过后,更多的人对您寄予厚望,他们认为您是“搞学术”的,会让教授的声音更多地进入上层。
韩家淮:说实话,校领导找我谈话时,我最初也犹豫,觉得我不是干这种事的人。不过,我也想,毕竟我的第一身份是教授,一直在一线工作,我所遇到的问题,可能是教授们都会遇到的,如果这些问题能被带到校级领导班子,会有所帮助,毕竟教授的困难是学校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学校的工作可能会做得更好。不过,我也不知道我究竟会发挥多大作用,可能会有点作用,但很多事情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所以,也很难讲。
问:您被称为是生命科学学院的“一号教授”,不喜欢应酬,不拉关系,不把时间浪费在请客吃饭上,目标是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当了副校长后,您的目标怎么办?您会不会因此没时间搞科研?
韩家淮:我估计我主要精力还会放在科研上,我的第一身份还是教授。不过,会对科研有影响,但是,也不一定,取决于我怎么安排时间。不过,我现在也不知道,因为我也没做过。学校领导都说,会照顾我的。有时,有些活动,我也会“耍赖”(笑)。
(记者 佘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