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友人眼中的习近平:亲切自信 彰显大国风范

03.07.2014  09:26

  中韩两国地理相邻,文化相近,感情相通,利益相融。建交22年来,中韩友好合作发展迅速,两国高层交往频繁,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与丰富。7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韩国之旅拉开帷幕。谈起这位韩国人民的老朋友,“亲切”“自信”“真诚”“智慧”,是韩国友人最喜欢使用的词汇,而“期待”则是他们最强烈的心声。

   想民众之关切

   助国家之交往

  在韩国前总理、现任韩国贸易协会会长韩德洙眼里,“为人亲切和善,很会为对方考虑”是习近平主席留给他的最直接印象。韩德洙告诉本报记者,他是在2013年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时在中国海南省第一次见到习主席的。在他看来,习主席具有把握世界和平与发展潮流的敏锐眼光。两个月后,韩德洙随韩国总统朴槿惠访问中国,第二次见面更加深了他的这一认识。“访华期间,随着交流的深入,我更加感受到习主席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发展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并有着卓越的领导能力。

  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贸易额从64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2742亿美元。韩国对外贸易中,中国所占比重达到20%;而中国外贸对象中韩国排名第六,有5万多家韩国企业在中国为中韩两国合作不遗余力。为了继续增强两国间经济合作关系,中韩两国正在为建立自由贸易区努力。2014年5月,中韩自贸协定第十一轮谈判就公平交易和竞争领域法规的一般原则达成一致。韩德洙相信,“习主席此访不仅有助于加快两国自贸区谈判,还将进一步强化两国经济合作。韩国贸易界对习主席的到访充满了期待。

  当时随同朴槿惠访华的,还有韩国SK集团董事会主席金昌根。作为访华经济使节团的成员,其间韩国SK集团与中石化签署了关于80万吨乙烯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项目规模巨大,极大地充实了两国经济合作内容。金昌根回忆道:“来华前,我就非常赞同习主席重视民生的政策,也了解到他为人和善又有卓越的领导力。随朴总统访华后,这种印象就更深了。”韩国SK集团在华投资超过90亿美元,有1.2万名中国员工。金昌根说,2007年习近平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参观访问了SK集团在无锡的工厂。“习近平十分重视高新产业发展,这让我对于即将举行的两国商务论坛更是充满期待。SK集团的目标,就是与中方加强合作,并为之不断努力。

  “2012年8月31日,在中韩建交20周年纪念招待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两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文交流,那天我们共同庆祝,还观看了富有浓郁中韩两国民族风情的精彩文艺演出。”韩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韩国文化院院长金辰坤回忆道,2009年,习近平到访韩国时,还特意参观了庆尚北道庆州市的历史文化古迹。金辰坤说:“习近平多次到访韩国,关心两国文化领域交流与合作。他在韩国民众中有很高的人气,而他与朴槿惠总统间的深厚友谊,更是增加了我们对于此次访问的期待。未来希望韩中两国以及两国人民共享文化,友好情谊不断加深。

  金辰坤已经在中国工作5年了,在他看来,“习主席平易近人,并且智慧稳重,这不仅体现在他对中国社会、民意的了解上,还体现在他正引领中国稳步行走在国际舞台上,习主席所展现出的自信、魅力和领导能力,让人折服。

  韩国东北亚财团秘书长石东演在担任韩国驻香港总领事时曾见过习近平。他回忆说,2008年7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参加了香港回归纪念仪式。在他眼里,“习近平十分干练,外柔内刚,亲切自然”。而且,他对习近平洪亮清晰的声音印象深刻。

   待人和善真诚

   处事沉稳自信

  韩国联合通讯社宣传企划部部长洪德和是一位资深驻华记者,回想起2000年他采访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时,洪德和至今依然很激动。“那次采访是我一生的荣耀”,“当年厦门举办投资博览会,作为韩联社驻港记者的我获得了采访习近平的机会。韩国媒体只有我一个人。第二天,通过韩国企业家的引荐,我有幸再次对习近平进行了5分钟的专访。”他感慨道,两次采访中,习近平在回答政治、经济、社会和两岸关系等问题时,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却对答如流。“习近平对各种情况了如指掌,甚至把许多数字都记得十分准确,令人钦佩”。

  在洪德和看来,习近平如同邻居家的大叔一般和善。“我用不太流利的中文提问时,他没有打断我,而是在我问完后,亲切地说‘对不起,洪先生,请再说一遍。’”他回忆说,“习近平的声音厚重又响亮,没有让汉语不好的我感到一丝压力。

  韩国《中央日报》社会部次长张世政曾于2007年至2012在北京任特派员。他写过许多关于习近平的稿子,其间与习近平有两次近距离的接触。一次是2007年3月两会期间,在人大的分组讨论会场上,他看到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上海厅和上海市代表进行讨论,习近平当时留给他的印象就是做事沉稳、待人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