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平民英雄,我们不能止于点赞

23.10.2015  11:48

  10月14日的《南方日报·惠州观察》版,刊发了两位“平民英雄”。一位是徒手爬上5楼托举卡窗女童达一个多小时  的“托举姐”陈小利,一位是每月从2000多元工资中拿出一半,耗时13个月徒手修建2公里公园山道的“筑路哥”诸建中。两位“平民英雄”的事迹一经报道,便在第一时间,获得了无数点赞。而透过这一片点赞,我们也听到更多的心声。

  两位“平民英雄”获得无数点赞,这首先让我们看到,好人,不仅总是特别受到关注与欢迎,而且,他们在任何时候,也都是广为存在的。而无数的点赞,在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之情的同时,也是一份呼吁。呼吁社会涌现出更多的“平民英雄”,也呼吁媒体能够报道这些“平民英雄”。这方面,有一句话,值得媒介与民众的深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平民英雄”等好人何尝不是这样?然而,眼下,“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现象颇为严重。受其影响,加之一些恶意解读,于是,“道德滑坡”的论调,也就甚嚣尘上。但是,“平民英雄”却用其朴实无华的行动,对这种论调作出了最有力的辩驳。

  这也就提醒媒介,无论那些灰色的、黑色的新闻,是如何吸引眼球,而民众的内心深处,总是渴望涌现“崇德向善”的好人好事。因此,媒体在抨击假恶丑的同时,也必须旗帜鲜明地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唯其如此,越来越多的民众,都能够感受到那一份人间温暖,并在这一份温暖的激励之下,向“平民英雄”靠拢。现实告诉我们,好人好事,在这个世界,是永远也不会消失,就看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到这些平民英雄了。

  “平民英雄”的接连出现,温暖了我们的心田,而我们也应该将这一份温暖反馈到这些“平民英雄”的心中,因为,部分“平民英雄”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需要社会的关注。徒手爬上5楼托举卡窗女童达一个多小时  的“托举姐”陈小利,就是这样一位“平民英雄”。虽然她并不是刻意为了得到社会的关注而奋力托举,但是,“好人好报”,也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得知陈小利是个经济相对困难、且失业在家的单亲母亲,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其进行帮扶。此举,在温暖“托举姐”的同时,也凸显了“德者有得”的风尚。

  而身为普通民众,在被两位“平民英雄”深深感动的同时,也应该带着这份感动出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并不是一句空话,因为,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遭遇困境,每一个人伸出自己双手“搭一把”,那么,正如同“筑路哥”所言,生活中的荆棘就会少许多,如此,你、我、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平整的生活之路上,结伴同行,幸福前行。  (荔城区委文明办供稿)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