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体党员 突出“关键少数”

15.12.2015  10:30

  卢林

  中央新修订的《准则》紧扣廉洁自律、坚持正面倡导,强调自律,重在立德,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新修订的《条例》开列负面清单,强调他律,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准则》和《条例》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既面向全体党员,又突出“关键少数”。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党的形象体现在每一个党员的身上。党员的一言一行,身边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党员领导干部身居关键岗位,是地方或单位的“领头羊”,他们的示范效应或破坏作用比普通党员更加明显。抓住了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就抓住了纪律建设的“牛鼻子”。我的体会是,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加强单位纪律建设,既要面向全体党员,实现全覆盖,又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少数”。

  必须面向全局党员加强教育引导,唤醒党员的角色意识。一些党员放松了自我改造,精神缺“”,党员身份意识不强。下一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进一步强化党纪党规教育,自上而下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规教育活动,通过辅导报告、分批轮训、党组中心组和支部学习研讨等形式,把《准则》和《条例》等党内法规宣传到基层企事业单位。组织引导全局党员原原本本学、逐条逐句学,让每个党员了解法规,掌握法规。我本人和其他党员领导干部首先带头学习,带头讲党课,力求把握《准则》和《条例》的新内容和新要求,带动全体党员学习法规,执行法规。强化正面典型教育,大力宣扬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典型事迹,从中汲取政治营养。强化反面案例警示,运用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令计划、郭伯雄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触及党员思想深处,起到警醒作用。通过系列教育唤醒全局党员牢记自己党员身份,坚持道德标准,守住纪律底线,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必须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强化监督制约,扎牢“制度藩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政府重要民生部门,实施惠民政策多,安排人才、就业等方面专项资金量大。要进一步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三重一大”项目实行领导班子集体决策。要进一步优化局领导班子内部分工,强化班子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制约。严肃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支部组织生活会,落实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加强执纪监督,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督促整改,防患于未然。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落实整改问题。抓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抓住重要岗位、关键环节查找廉政风险点,针对办公、财务、人事、办案等工作,设计一整套易于操作、有效管用的内部监管防控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形成照章办事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必须强化责任落实,彰显纪律的刚性约束。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层层抓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进一步加大正风肃纪力度,畅通线索举报渠道,及时发现和处理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失责行为、违反《准则》和《条例》行为,严肃责任追究。推动派驻局纪检组“三转”,支持和保障执纪办案。

  (作者系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