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丰泽二中心:非遗技艺进校园 少年宫传承闽南文化

11.10.2014  17:56

  福建新闻网泉州10月11日电 (李彩红)跳起“拍胸舞”、表演“木偶戏”、敲起闽南大鼓,学生乐在其中……近日,笔者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二中心小学(以下简称“丰泽二中心”)少年宫的看到了这一欢乐场景。

  每逢周二、周四下午,丰泽二中心的同学们便到“学校少年宫”活动地点参加自己喜欢的课程。花灯、提线木偶、拍胸舞、闽南大鼓、闽南童谣……洋溢着浓浓闽南风情的活动比比皆是,“传承非遗”和“弘扬闽南传统文化”,已成为这个“学校少年宫”的特色。

  创办于2013年的丰泽二中心少年宫目前已开设科学、艺术、人文、体育4大类,共30个兴趣小组,同学可以根据兴趣,免费参与。该校校长王丽红介绍说,“这样一来孩子们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家长们又减少了负担。

  各类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中,闽南传统文化艺术备受家长和同学们青睐。“当初将闽南传统艺术引入学校时,曾担心大家没兴趣学,没想到报名十分涌跃,最后只好限定人数。”王丽红校长告诉笔者,受孩子们热情的感染,泉州许多知名的艺术家纷纷走入学校,担任少年宫志愿辅导员,并且一做就是数年。

  笔者进入“纸上艺术”活动组,泉州花灯三大民间艺人陈晓萍正在传授传统花灯的扎制工艺,孩子们几人一个小组,或专于刻纸,或忙着用彩纸糊制灯笼。不仅从动手实践中感知和传承闽南文化,还锻炼和磨合了彼此间的团队合作意识。

  不远处的木偶班课堂上,泉州木偶剧团的王庆生、陈銮治老师正在指导着同学们操作着木偶,演绎着人生的各种悲欢离合。“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会说、会唱、会表演。”王庆生表示,木偶表演渗透了语文、音乐等学科知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传承闽南文化。

  显而易见,丰泽二中心把闽南特色民间艺术引入少年宫活动之中,并不仅仅单纯为了让孩子们学“”。王丽红校长对此表示,“重点是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浸润下,以艺辅德、以艺增智、以艺滋体、以艺怡美、以艺补劳。

  据介绍,“闽南童谣”多含伦理道德和劝诱讽诫的内容,可以使孩子们知美丑,辨善恶,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法教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闽南大鼓、拍胸舞,这两样起于草根的艺术,既是舞蹈,也是一种民间体育。

  孩子参与其中,一鼓一点,一拍一笑间,劳动人民质朴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家乡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明显提升。

  丰泽二中心少年宫建设两年来,师生们不仅收获了满墙的奖状,更重要的是,传承千载的闽南文化艺术在孩子们身上得以延续传承。由于建设成效显著,丰泽区第二中心小学少年宫日前还被福建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学校少年宫示范项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