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瑰宝“方罍之王”在沪“合体”展出
由湖南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酌彼金罍(罍,音同雷,古代大型酒器)——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展18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共精选了11件湖南出土的著名青铜器珍品,其中2014年回归的“铜罍之王”皿方罍最引人注目。
皿方罍全称“皿天全方罍”,为目前所见商周青铜罍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器物,铭文较多,整器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造型庄重高峻,气势摄人心魄,展现了青铜器鼎盛时期的高超技艺,被誉为“罍王”。
除了极高的文物价值,“罍王”还见证了近现代中国文物流传的沧桑历程。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主任周亚介绍,皿方罍1919年出土于湖南桃源的一个小山村中,后器身被文物商人购得,此后流失海外,自此器、盖分离近一个世纪。据有关资料显示,早在1928年,这件方罍就曾见诸于法国学者George Souléde Morant的著作。此器身曾辗转流传于包尔禄、姚叔来、卢芹斋等二十世纪早期知名古董商之手。1930年左右,日本古董商浅野梅吉获得皿方罍,有图录显示,浅野父子曾为其配得一春秋时代的方形器盖,但盖的大小、纹饰、颜色均与原罍身不同。后该器身转手至日本藏家新田栋一。
1992年,上海博物馆老馆长马承源在新田栋一家中见到皿方罍器身,当时就确认器身与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盖为一套。湖博藏器盖和这件器身铭文基本一致,且造型特点和纹饰都一一对应。2001年,新田栋一将皿方罍交美国佳士得公司拍卖,上博有意征集,但被一位法国买家以924万美元拍得,创下当时中国青铜艺术品拍卖价格之最。时至今日,这件拍品仍然保持着中国高古青铜器国际拍卖市场最高成交纪录。被业界称为“青铜器之王”。
2014年,这件青铜器再次出现在纽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中国文博界、企业界和收藏界代表组团赴纽约洽购。周亚介绍,利用当时前沿的3D打印技术,博物馆做成了一件与原物一样大小的器盖带到纽约,把它合到器身上,严丝合缝,分毫不差,确认了它的归属。2014年3月,双方达成了洽购协议,飘零异域多年的“方罍之王”终于“身首合一”,重返故乡,成为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该展览中的11件青铜器精选于湖南发现的300多件商周青铜器,是了解湖南地区青铜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也为研究南方青铜器与中国古代青铜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作者:沈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