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运会体操赛涌现尖子 非奥项目进校园夯实塔基
19日,成都代表队选手邹敬园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10月19日,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体操比赛继续进行。根据竞赛规程,参加本届青运会体操比赛的男子运动员年龄为14至17岁、女子为13至15岁。在奥运会男子体操全能冠军杨威看来,“这个年龄段是体操运动员生涯的第二阶段,抓住机会将来可能大有不同”。
获得男子自由体操冠军的杨家兴来自长沙市代表队,这个具有体操传统的城市曾经培养出名将李小鹏。还未进入国家队的杨家兴直言李小鹏是他的偶像,“我敢于做动作,首届青运会的规格不一般,这样的气氛感染了我。”杨家兴说,“我这套动作难度不算太高,但我希望我的表现能够打动国家队。”
来自郑州市代表队的刘津茹已经入选国家队,19日下午她夺得了女子跳马的金牌。“比赛竞争很激烈,我非常想得到这块金牌,为此放弃了全能项目的比赛。”刘津茹说。
来自香港代表队的张可逸在女子个人全能项目比赛中只取得了第二十三名的成绩,她说:“能够参加青运会我感到非常开心和荣幸。”张可逸希望未来自己可以代表中国香港队站在国际大赛的舞台上。
体操本身是一项低龄化的运动,因此在本届青运会的所有项目中,体操项目的比赛水平与国家顶尖水平最为接近,参赛选手中不乏有国家队经历的运动员。据业内人士透露,体操项目更新换代比较频繁,四五年之后,这批选手中的佼佼者很有可能成为国家队主力。在这位业内人士看来,本届青运会的体操比赛也有“忧”:“后备人才的厚度不够,虽有个别尖子队员,但人数还是比较少,形成不了稳定的群体。”
后备人才不足是困扰中国体操的老问题,从去年的南宁体操世锦赛中可以看出,这个问题在逐步得到改善,但短期内很难根本解决。据了解,目前体操项目的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国家队,地方队在教练资源、参赛机会等方面与国家队差距过大,很难成为国家队的稳定补充。
不过,福州队教练吕君海则认为不必太过悲观。“目前,中国体操在青运会的年龄段已经涌现出马跃、邹敬园等尖子选手,虽然家底还比较‘薄’,但还不能对一个运动员未来的发展过早下定论。”吕君海说,“这个年龄还没冒尖的选手,以后同样有机会成长为全国冠军。”
香港代表队只有6人参加本次青运会体操比赛。据女队教练罗玉萍介绍,这些运动员的启蒙阶段都是在家附近的体操俱乐部度过的,从事专业训练也只是近3年的事情,“她们都是带着作业来的,每天比赛结束后还要做功课。青运会是规格很高的比赛,但这不会成为她们在学业方面偷懒的理由。”
而在内地,体操长期以来被局限在专业队范围内开展,因得不到校园和社会的支持,逐渐形成“少数人的游戏”的刻板印象,难言规模。因此,近些年积极开展“体操进校园”活动,以“大体操”的概念推广和普及健美操、啦啦操等非奥项目,为的就是夯实塔基。
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就进一步加强体操后备人才发展提出搭建新的体制和运行模式:在金字塔的顶端是国家队,是奥运争光的主力军;而塔基部分则是校园体操和快乐体操俱乐部,这是扩大体操人口的基础工程,也是增强学生体质的基本平台。
罗玉萍认为冠军的作用也非常重要,石伟雄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上获得男子跳马冠军,实现中国香港体操队在国际赛场上金牌零的突破,“我们因此把体操列为精品项目,以大赛成绩带动后备力量的发展。”罗玉萍说。记者 范佳元 刘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