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福建青年联会执行会长翁隆秋:尽心尽力传承中华文化

03.06.2014  14:08

                                           

                                           

                                           

  ·人物名片·

  拿督翁隆秋——

  世界福建青年联会执行会长

  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

  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青年团名誉总团长

  马来西亚宗乡青慈善与教育基金会董事

  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海外委员

  初识翁隆秋先生,他白白净净的脸上写满微笑。他不仅汉语讲得好,还能用流利的莆田方言和别人交流,他是一个出生在马来西亚的莆田籍华裔。

  上个世纪初,许许多多的莆田人漂洋过海到马来西亚谋生,翁隆秋的爷爷为了生计,也踏上这条离乡路。隆秋的父亲则在6岁时随家人到了马来西亚。据他了解,在上个世纪初,莆田人在马来西亚多数是当苦力谋生,有做小买卖的,也是以批发脚车、摩托车等的零件为主,当中也有人开兴化米粉加工厂。翁隆秋说,他父亲十几岁时就是到一个开米粉店的亲戚家里打工的。成家后,他向亲朋好友借了5000块钱,自己开办服装厂,目前已在马来西亚开设了70多家服装零售店。

  “爸爸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兴化人,创业初期,父母经常为生计犯愁,最困难时,饭桌上就只有一道炒地瓜叶,但即便如此,父亲也从不会落下对孩子的教育。一有空闲,就会跟我们4兄弟讲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老家的故事。”翁隆秋说,家里不管多艰难,父亲都要让他们去上学,除了要学英语外,还要他们学好中文。而在上世纪80年代,当地很多华人都只学英语,不愿意学中文。

  发展华社很重要

  26岁从美国夏威夷太平洋大学金融专业硕士毕业回到马来西亚后,翁隆秋并没有让自己成为一个让人羡慕的白领,而是加入到马来西亚雪隆兴安会馆,为社团服务。这让笔者很是不解。“我叔叔当时是大马兴安会馆的总务,他希望我能先到同乡会去帮忙一段时间。服务了一段时间后,我就完全被吸引住了。”翁隆秋说,“在海外,社团是维护华族利益和联络乡亲的重要平台,组织同乡会的一些活动虽然很累,但对我来说也收获了很多。

  在马来西亚,有很多华人社团。翁隆秋说,当时大部分的社团由于种种原因,会务活动比较单调,很难吸引年轻人。加入会馆后,他想了很多新点子,经常举办青年聚会,并把活动移到户外举行,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近社团、了解社团。

  有付出就有收获,28岁时,翁隆秋成为了马来西亚雪隆兴安会馆的青年团长,是历任团长中最年轻的;32岁当选为拥有全国130多个属团的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青年团总团长,是历任团长中最年轻的一位;2013年获封拿督称号。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华人青年加入到社团中来,社团也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据了解,福建社团联合会是马来西亚最大的一个地缘性社团之一,在马政界有较大的影响力。翁隆秋曾多次代表华人青年参加马来西亚政府举办的各种座谈会,有时还直接向马来西亚首相反映华人的意见,维护华族的利益。

  传承中华文化尽心尽力

  翁隆秋虽然身兼多个社团职位,还要打拼自己的事业,但他始终不忘自己华人身份,自己的根在中国。近些年来,翁隆秋频繁穿梭在中马之间,经常出现在省内的各个投资推介会上,寻找回馈家乡的机会。

  2013年,翁隆秋当选为世界福建青年联会(简称“世青会”)第三届理事会执行会长。在他看来,世青会不仅为世界各地闽籍青年才俊相聚沟通、合作发展提供平台,也为来自海外的年轻华人提供一个了解祖籍国、回馈家乡的机会。通过世青会,翁隆秋结识了许多朋友,也从中获悉不少商机。目前他已在广东等地开办服装厂,产品全部供给马来西亚的各个零售店。

  从小就接受中西方文化熏陶的翁隆秋对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都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虽然他是一个年轻的华裔,但看到有些华人新生代对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淡漠的时候,他都会有一种危机感,他曾在多个场合呼吁国内有关部门应该加强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人新生代中的传承。

  为了让身边的乡亲尤其是青少年对祖籍地有更多的认识,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现在的翁隆秋更多地把时间投入到组织青少年到中国参加夏令营、寻根之旅等活动中。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组团的时候,因为路途遥远加上大家对中国的情况不很了解,报名人数寥寥。在他和社团同仁的努力下,第二年组团的时候,一个到厦门的70多人的团很顺利地就组好了。现在,马来西亚社团每年至少都会组一个团到中国参加夏令营活动。

  脸上总是写满笑意、生性开朗的翁隆秋对家人有着一份深深的歉疚,因为他把时间更多的给了社团。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现在他会尽量把时间留给家人,陪自己的孩子聊天,聊中国的一些传统习俗,有时也会用兴化方言跟孩子们讲老一辈的故事,“尽管生在国外,但我们将利用一切可能来传承中华文明,教育下一代不忘故土,教育孩子记住根——我们是兴化子民!”(陆秋明  文/图)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