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画家骨髓罢工不再造血 拒绝接受无偿馈赠

04.01.2016  11:00

  [他的才华]

  他的画作曾入选第三届亚洲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入围展

   [他的坚强]

  他大二休学,教学生画画,用赚来的钱支持弟弟和自己上大学

   [他的倔强]

  有人给他塞钱,他不接;有人给他转账,他不肯收;他的朋友帮他开微店卖画作

  厦门网(微博)-厦门日报(微博)讯(记者 黄小芳)2015年圣诞节,街头一片欢乐,31岁的杨志明却被一纸体检报告单推向人生谷底。

  那天中午,医生看完体检报告,急了,催促他:赶紧挂急诊,直接住院治疗。那时候的杨志明,已经走不了路了,是弟弟载着他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生解释,“杨志明患的是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病,骨髓不造血,只能靠别人救助,又很容易感染、出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为防止感染,杨志明的活动范围基本都在床上,隔离罩只在吃饭时打开片刻。直到昨日,他已经整整10天没离开过病房——他是那样虚弱,凑近耳朵才能听清他说话,但那双眼睛却是明亮的。

   我不愿无偿接受他人的馈赠

  得知病情,杨志明显得很平静,并不打算告诉任何人。但亲友们还是从杨志明弟弟那儿知道了他生病的消息,有人给他塞钱,他不接;有人给他转账,他不肯收,“我不愿无偿接受他人的馈赠,我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救活自己,哪怕微薄。

  可是,除了画作,他一无所有。于是他和朋友们决定,将这几年辛苦创作的系列画作《此心安处》复制成微喷画作出售,以义卖的形式筹集善款。

  “这是关于我,一个女孩,一条狗,构成的一段记忆。”——女孩,是他大学时代的女友,相识6年,相恋5年,两人曾一起收养了一条狗。因为异地的原因,最终女孩离开了,他带着狗回到了南方,来到了厦门。整整两年,他把自己关在租来的房子里,用绘画稀释内心的绝望与苦闷。偶尔带着狗登山看海,再牵着它回家。一年后,狗也死了。直到生病前两天,他还在梦里看见,“没人喂它”。

  朋友眼中的他,倔强而坚强。2005年,他和弟弟同时考上大学。父母都是农民,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读完大二后,杨志明休学两年,开了个画室,教学生画画,用赚来的钱支持弟弟上学,直到弟弟毕业后,他才回学校继续读书。大学期间的费用,几乎都是他自己赚来的。更让朋友们钦佩的是,他大学学的是环境艺术设计,画画并非他的专业,却能够凭着热爱,把画画做成了事业:《此心安处》之四入选第三届亚洲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入围展。该展汇集了全亚洲顶尖的青年艺术家。

   亲友的爱心鼓舞了他

  躺在病床上的杨志明,想要正常地生活,继续画画。为了避免感染,他需要尽快做骨髓移植手术,巨额的医药费成了难题。医生告诉记者,三五天就得输一次血小板,一个月就要2万多元,再加上移植手术,保守估计要20万元至30万元的费用,“这还是在不感染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感染,上百万都可能不够。”目前,杨志明的弟弟已经做了骨髓配型,是否匹配要在几天后才能知晓,如果不匹配,花费会更高。

  他曾想过放弃,但看到年迈的父亲不分昼夜的照顾,看到朋友们熬通宵给他整理作品、开微店义卖画作,他的想法有了变化:“朋友让我活下来,父亲感动了我。

   [爱心渠道]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愿意帮助这个善良而倔强的青年画家,请拨打本报热线968820献上您的一份爱心;或者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杨志明的画”,以义购的方式来帮助他。

  (厦门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