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骗贷案背后:仓单质押 黑色利益链错综(图)

30.06.2014  19:13

  德正资源通过重复开立仓单,去多家银行融资骗贷的行为,在青岛港引发了不小的风波。

  提到水域宽深的青岛港,业内常用四个字:口小腹大。这原本是用来形容其作为天然良港的优质特征,如今却很贴切地描述了当地发生的一宗骗贷丑闻。

  在经过连日发酵后,当地大宗商品融资领域的仓单重复质押黑幕被逐一揭开。尽管传闻中背负着百亿风险敞口的十几家银行至今三缄其口,外界还是能从涉案企业的盘子规模管窥大概。

  “青岛港成了第二个上海钢贸圈。”一家涉案银行公司信贷部人士私下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此前在上海出现的钢贸信贷黑洞同样剑指仓单质押。

  曾是融资新宠的创新模式,为何一夜间沦为令人噤若寒蝉的银行败笔?细究之下,一条潜规则丛生的灰色利益链将银行业推向了危机深渊。

   一女多嫁 银行只看出身

  6月6日刚刚在香港上市的青岛港(6198.HK)突然深陷风暴眼,被舆论视作一起有色金属融资骗贷案的事发地。始作俑者是拥有庞杂商业版图的青岛德正资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德正资源”)掌舵人陈基鸿。

  东窗事发是因为德正资源的全资子公司德诚矿业。它将一批矿石货品存于一家仓库,却“一女多嫁”,从不同仓储公司处出具了仓单证明,并利用这些仓单去不同银行重复质押融得巨资。

  本来看似相安无事的潜规则,与反腐飓风狭路相逢,掌舵人陈基鸿近日被曝因涉西部矿业(601168.SH)前董事长毛小兵案被“协助调查”,从而激起业内狂澜。根据青岛银监局公开信息,盘子巨大的“德正系”在当地的金融授信额度就高达148亿元,外埠风险敞口仍在排查中。

  综合媒体报道看,此次“蹚浑水”的青岛银行不会少于17家,几乎家家自危。记者试图联系被曝授信额度以40亿元居首的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以21亿元居次的中国银行,采访均遭拒绝。

  “质押是比较安全的一种贷款方式,因为其实质就是贷款人取得了对质押品的控制权,但银行就是因为仓单在手,自认得到了对库存的控制权才掉以轻心的。”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奚君羊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像房产这样的不动产,银行可以通过房产证等取得直接控制权,而对于原材料等动产,银行不可能建一个仓库来保管,只能通过一些单据来获得控制权,但这种单据往往存在造假和重复使用,银行很难识别。”奚君羊如是说。

  而在业内人士眼中,仓单质押业务牵涉多头,流程上的大走捷径,也导致了风险淤积。“从标准流程看,从风险调查阶段到发放贷款阶段都有许多步骤,比方说前期要核实质押品的畅销程度、注意商品的保值性、核查存货仓库的规模和设备条件,后期要核实提货仓单正规与否,到工商局办理质押登记时,还要和贷款企业一起持仓单和进货发票办理,请工商部门一起进行评估,实行事前控制,”上述涉案银行人士则对《中国经济周刊》解释道,“但实际操作起来,银行考虑到成本和核查的难度,基本都是简化流程的。

  据记者了解,具体简化的方式包括筛选出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为其背书的“红顶企业”,而忽略了对质押品本身的充分调查。某银行从事质押品价值评估的资深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坦言,现在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和管理技术仍然滞后,对质押贷款的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研究也不够深入,难以把握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平衡,所以更依赖信用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