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 学校体育仍是薄弱环节

13.08.2015  14:20
图为“谁是球王”校园足球季开幕 。中新社发 富田 摄

  中新网8月13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学校体育仍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不少学生甚至不能掌握一项终身受益的运动项目,大力开展校园足球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提问。

  以下是答问全文:

  问:出台《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的背景是什么?

  答: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发展足球事业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足球运动坚持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群众性参与抓起,特别是要抓好青少年足球。2014年11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刘延东副总理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15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方案》第五部分对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作了重要阐述。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足球事业和校园足球的决策部署,由教育部牵头,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新闻广电、体育总局、团中央等六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当前校园足球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问:新形势下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体育是综合国力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足球不仅具备体育的综合功能,而且它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可以超越国界、文化的界限,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发展校园足球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足球运动充分体现了现代体育精神,不仅能让青少年在剧烈竞争中经历艰辛挫折,磨炼意志品质,而且能够在胜败得失中培养青少年尊重守则、拼搏进取、团结协作、勇于奉献的精神,能强化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使学生养成吃苦耐劳、乐观的精神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足球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作用。

  发展校园足球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抓手。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学校体育仍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不少学生甚至不能掌握一项终身受益的运动项目。大力开展校园足球,一方面对学校体育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内容设置、条件改善,实现场地设施、资源条件的提升,推动集体类运动项目的开展,使体育课、课外锻炼、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对学校体育改革具有创新示范意义,校园足球综合性强,探索形成的教学模式、训练机制、管理方式和竞赛体系等经验,可以为学校体育改革探索新路、提供借鉴、注入活力,形成崇尚运动、热爱锻炼的校园文化,为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厚植土壤。

  发展校园足球是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基础工程。当前,振兴中国足球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已经成为建设体育强国、人才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今后一个时期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到2020年,基本建成符合人才成长规律、青少年广泛参与、运动水平持续提升、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基础条件保障有力、文化氛围蓬勃向上的中国特色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体系。青少年校园足球普及程度大幅提升,教学改革更加深入,竞赛体系更加完善,条件保障更加有力。通过努力,让更多的学校开展足球活动,让更多地学生参加足球运动。

  问:各地发展校园足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因地制宜的校园足球发展基本原则。

  问:今后几年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答:一是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统筹各类资源,创新普及工作机制,不断改善推进校园足球发展的基本条件。遴选和重点扶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县)”、试验区和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二是深化足球教学训练改革。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必学内容,颁布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三是加强足球课外锻炼训练。教育部门会同体育等部门指导学校制定科学的校园足球训练计划,合理组织校园足球课余训练,为喜欢足球和有足球潜能的学生提供足球学习和训练机会。四是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开展丰富多样的赛事、形成稳定规范的赛制、维护公正严明的赛纪。五是畅通优秀足球苗子的成长通道。完善优秀足球苗子的培养渠道,实施学生足球运动员注册制度。建立教育、体育和社会相互衔接的人才输送渠道。拓宽校园足球运动员进入国家足球后备人才梯队、有关足球职业俱乐部或选派到国外著名足球职业俱乐部的通道。

  问:《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有哪些改革举措亮点?

  答:《实施意见》突出改革精神,改革举措突出了保障措施、激励机制、安全保险、社会参与等亮点。《实施意见》对加强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场地设施条件、当加大对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投入等条件保障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各地采取多种方式,配足补齐足球教师,加强师资培训,加大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投入。为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实施意见》明确把青少年足球学习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合理流动,适度扩大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招生规模,为青少年足球爱好者拓展出国机会,参加国际校园足球赛事和交流活动。《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校园足球运动伤害风险管理,制定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加强运动安全教育、检查和管理,增强学生的运动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实施意见》多渠道调动社会力量来支持校园足球发展。发挥职业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多渠道吸收社会资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校园足球领域。

  问:如何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普及?

  答:一是加强统筹推进普及。统筹城乡区域布局,统筹各级各类学校,统筹各类社会资源,鼓励有基础的地方和学校探索实践,加大对农村学校帮扶力度,着力扩大校园足球覆盖面。鼓励支持各年龄段学生广泛参与,积极开展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让更多青少年体验足球生活、热爱足球运动、享受足球快乐。以普及校园足球示范带动校园田径、篮球、排球等其它体育运动项目发展。二是扶持特色引领普及。遴选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重点建设一批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支持其加强建设、深化改革、提高水平和办出特色,发挥其在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中的骨干、示范和带动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和足球综合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整体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健康发展。三是培育文化巩固普及。把开展竞赛、游戏等形式多样的足球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让足球运动融入学生生活、扎根校园。大力发展学生足球社团。鼓励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搭建信息平台,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

  问: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有哪些支持措施?

  答: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技能和人格素养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奠定中国足球发展的人才基础,到2017年,在全国遴选建设2万所左右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30个左右试点县(区)。通过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遴选,树立一批校园足球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典型,推动广大中小学全面普及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条件保障、教育教学、训练与竞赛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标准,一是配齐配强体育师资。学校至少有一名足球专项体育教师。每年能提供一次体育师资参加培训机会。二是落实体育教师待遇。保证体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三是场地设施建设完备。场地设施、器械配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并建设有适合学校条件的足球场地,足球及基本训练竞赛器材数量充足。四是体育经费保障充足。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经费原则上不低于年生均体育教育经费的10%。五是教学理念先进。把足球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六是保证体育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每周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高中阶段学校开设足球选修课。七是开发足球课程资源。根据国家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因地制宜,开发和编制足球校本教材。八是营造校园足球文化。九是成立足球组织。学校有足球俱乐部或兴趣小组,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足球活动。十是开展科学训练。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常年开展课余足球训练。十一是建立竞赛制度。每年组织校内足球班级联赛、年级挑战赛,每个班级参与比赛场次不少于10场;积极参加校园足球联赛;主动承办本地足球比赛。十二是支持学生发展。鼓励有天赋、有潜力学生参与校外足球训练、培训和比赛,为学生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