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会临近:让青年成为主角 将节俭落到实处

16.07.2014  20:04

  7月16日,距离南京青奥会开幕还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青奥会的脚步慢慢近了,青奥元素已经遍布南京全城。吉祥物“砳砳”的笑脸随处可见、道路两边的青奥海报迎风招展、市中心的大屏幕循环播放着青奥会宣传片,浓厚的青奥氛围证明南京已经准备好,六朝古都正张开手臂,热情迎接来自世界204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运动员。

   让青年成为主角

  “青春活力、参与共享、文化融合、智慧创新、绿色低碳、平安勤廉”,这是南京青奥会的理念。为了在赛场内外体现出“青春活力”,青奥会坚持青年人赛事青年人办,让他们用智慧的闪光来照亮整个赛事。

  南京青奥会火炬传递就采用了青年人所熟悉的网络进行虚拟传递,火炬在“走遍全球”的同时甚至还“登上了月球”,而这个创意来自于南京市第三中学无线电小组的学生们。

  14岁的徐观澜是南京三中无线电小组的主力,他和小伙伴们在小组活动中萌发了让青奥火炬“登月”的想法,经学校与青奥组委会沟通,这个想法成为了现实。

  徐观澜还前往北京飞控中心,见证了通过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火炬信号登月的全过程。“看到砳砳手持火炬的画面从月球传输回来,我感受到梦想成真的快乐,也坚定了继续学习更多无线电和航空航天知识的决心。”徐观澜说。

  和网络火炬信号登月创意一样,南京青奥会会歌、海报、制服和火炬造型创意都来自于青年人,“青年人的一个个好点子让我们意识到,给予他们自由创造的空间,就能让整座城市都感受到迸发的活力。”南京青奥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徐宁说。

  备受瞩目的开、闭幕式也处处凝聚着青年人智慧的结晶。据开、闭幕式创作团队介绍,青奥会的开、闭幕式征集到9000多条全球青年的创意思路和点子,导演组随后多次邀请南京的中学生和外国留学生从中海选,来完善开、闭幕式的创意方案,使之散发出更浓厚的青春气息。

  因为青奥会,这个暑假也许会变得不一样。由于参加青奥赛事的都是14岁至18岁的青少年,为了调动青少年到现场观看比赛的积极性,青奥会所有赛事的学生票不分项目、不分轮次都为20元。此外,还推出亲子票,鼓励家长带着孩子到赛场去共同感受青奥会的魅力。

   将节俭落到实处

  虽然南京青奥会的规模、内容和人数都超过了首届新加坡青奥会,但是预算却低了10%,这归功于对节俭办赛的坚持。

  作为一项大型综合性国际赛事,青奥会所需的35个场馆中只有一个是新建的,即位于南京浦口区的青奥体育公园。在青奥会结束之后,该公园将成为全民健身场所,从而使南京11个区都拥有全民健身中心。除了青奥体育公园,青奥会组委会还不折不扣地实现了所有比赛设施“能改不建、能修不换、能租不买、能借不租”的原则。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承担了青奥会5个项目的比赛。如何将一个展览馆改造成符合国际比赛标准的体育赛场是巨大挑战。“国际击剑联合会要求我们的照明要有舞台灯光的效果,如果将已有的灯全部更换需要200万美元。我们经过反复试验,通过采用一套新的控制系统来调整灯的角度,最终达到了剑联要求的灯光效果,而这一套系统只需要十几万元人民币。”博览中心工程部负责人梁启慧说。同时,为了增加场馆的利用率,跆拳道和拳击项目被安排在同一个馆中,通过及时的转场改造节省了大笔费用。另外,博览中心新添置的座椅也全部采用可拆除、可回收的座椅。

  “博览中心所用的3个场馆改造节省了至少3500万元人民币。”中心运营秘书长寿丽华骄傲地介绍。而其他体育场馆在利用现有设施的同时,也纷纷展开节能改造工程,有近20年历史的龙江体育馆就因此节省30%的电量。

  作为青奥会核心内容的开、闭幕式也将节俭进行到底。开、闭幕式的主火炬将使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现有火炬塔设施和设备,不再重复建设,只不过将火炬塔进行重新包装和修饰,使之焕然一新。“与同等级别的活动相比,南京青奥会的开、闭幕式投入经费最少、规模最小、参加表演的人数也最少,但这不会影响开、闭幕式的精彩程度。其实投入的多少和精彩并没有直接关系。”开、闭幕式执行总导演章东新自信地表示。

  “南京青奥会是中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迎来的又一次奥林匹克盛事。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背景下,南京青奥会的意义更为多元。我们的目标就是将青奥会办得精彩,办出中国特色。”南京市市长缪瑞林说。

  8月16日,青奥会的圣火将在南京点燃,世界静待这一段青春乐章奏响的时刻,静待南京这座古都因青奥会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