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送霸王餐1天就关门续:老板宣布优惠继续

22.12.2015  12:52
贴在玻璃门上的“通知”称,“霸王餐”活动将继续下去。

  吃霸王餐的人那么多

  我有点承受不了

  初次创业的他宣布优惠继续,“就算借钱,也要守诚信

  前段时间,温州一家不知名的餐馆,几乎一夜之间,刷爆了当地市民的朋友圈。原因是,餐馆搞了一个朋友圈集“”吃“霸王餐”的活动。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活动才开始一天,餐馆竟然就关门了。消费者预想中的“霸王餐”,变成了“闭门羹”。大家纷纷猜测,是老板无力承担大量“霸王餐”所需要支出的费用,最终选择了逃避。更有行家粗算了一笔账,商家推出的活动优惠规模,要让他们花费约16万元(本报12月14日A8版曾作报道)。

  上周末,这家餐馆重新开业。昨天,餐馆的90后老板小朱,面对钱江晚报记者,首次公开回应,自己是初次创业,缺少经验,“餐馆关门的那几天,我没有离开……重新开业后,原来承诺给顾客的优惠,会继续下去。

  来吃霸王餐的顾客超出预计

  老板称“有点承受不了

  昨天下午2点半,钱江晚报记者再次来到这家位于温州城区著名商业街——南塘街的韩国料理店。原先贴在大门上的“转让启事”,变成了一则“停业整顿通告”,正文大多表达的是商家对停业的这几天表示歉意。

  非营业时间,店里没有开灯,有些昏暗。店员说,老板在二楼睡觉。

  记者爬上二楼,几张凳子拼起来的“”,一共睡了三个人。带路的店员狠狠拍了拍最里边那人的腿,“喏,他就是老板。

  小朱是永嘉人,今年才24岁,长脸清秀,穿一件藏青色西装,乍一看有点像韩剧里的角色。

  小朱是初次创业,这家店,是他和另外两个朋友一起开的。朋友有另外的工作,平时店都是小朱在管。

  餐饮开了两个多月,生意一直不太好,最近才慢慢有了起色,但仍然处于亏本状态。

  搞优惠活动,是我的点子——朋友圈里集30个赞,半价优惠;集60个赞,可获得价值188元的“霸王餐”。我最初的想法是,大部分的顾客顶多能参加半价优惠,不赚钱,赚人气。

  事先,我也搞过实验,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求点赞”。一两天时间,也不过才集了10多个。当时我想,要达到60个赞,是比较难的。

  没想到,活动第二天,顾客拥上门来,大部分都集了60个赞,要吃“霸王餐”。我有点承受不了。当天店里就三四个服务员,根本忙不过来——这些都是我事先没想到的。

  那天店里的秩序实在太乱了。当天晚上关门后,我跟服务员说,我们要整顿一下,让他们在宿舍里待几天。这下好了,大部分人都说要走,让我结工资。我留过他们,但基本没能留下。

  第二天,我的餐馆没法正常营业,只能关门。

  为了恪守信用

  就算借钱,也要继续做下去

  其实,那几天我哪都没去。我在宿舍待了两天,大多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却睡不着。我拿出手机看网上的消息,说实话,越看越怕。不要说一次性招待那么多人,我连够他们吃的菜品都拿不出来。

  很多熟人打电话进来指责我,说我做事情不经脑子。后来,我干脆不接电话了,一觉醒来,手机上百个未接电话,也不管。

  但对于餐馆,我还是舍不得。它是我的第一次创业,投入了我工作以后所有的积蓄,并不富裕的父母,也支持了我一部分钱。

  关门第三天的下午,我一个人偷偷跑进店里,像做贼一样,生怕有人发现。我看看冰箱里剩下的肉,还能不能用;有些烂掉的蔬菜,我把它们扔了。

  那天,我一个人在餐馆里打扫了很久,直到天黑。看着空荡荡的餐馆,心里堵得慌,好几次都快哭出来。我想,不管怎么样,要让餐馆重新开起来,就算借钱,也要把之前的优惠继续下去,只有守了信用,餐馆才能越做越好。如果我这次这样关门了,以后做什么事,都是做不好的。

  我找到两个之前关系好的服务员,最后,他们答应继续帮我。还有些老家的亲戚,也愿意来店里帮忙。

  上周五,餐馆重新营业。跟之前不一样的是,我们把中午营业取消了,因为我们人手不够,只有利用下午的时间,准备好菜品。

  重新开业几天来,也有不少人拿着点赞截图来吃“霸王餐”的,我把二楼专门留出来,只要他们来,还是可以享受原来的优惠。

  这次,为履行承诺点赞

  昨天傍晚,我特地留在餐馆二楼,看到小朱亲自接待了几个集满60个赞来店里吃“霸王餐”的顾客。几乎每桌客人都会问同样的问题,“之前怎么把店关了?现在怎么又开了?”小朱总是有些腼腆地笑笑,回答得很简短却真诚,“之前,仓库里的货不够了,我重新去进了一些。现在够了,优惠还是继续能享受的。

  一楼招待的是普通顾客,陆陆续续来了几桌客人。对于这次关门事件,几乎没人提及。

  店里的服务员说,这几天,老板什么活都干。一会是端菜的,一会是擦桌子的,一会在厨房帮忙洗洗切切,有空的时候,还要帮忙腌制各种食材。小朱说,前几天,他专门在网上订了一个“圣诞老人”放在店门口了,“希望也给我重新开业的小餐馆,带来一些节日的气氛。

  这次,为他的坚持诚信点赞。

  本报记者 王益敏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