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坚持“以海为主” 全力打造“蓝色聚宝盆”

10.04.2016  16:57

  山海相拥、岛港环抱、海天相接、水草丰美……盘点霞浦家底,“海”的分量尤重。当前,这座因海而生、凭海而兴的滨海城市正吹响新一轮发展蓝色经济的号角。

  作为全省的海洋大县之一,霞浦境内拥有2.89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渔场,大小岛屿399个,可建3至50万吨深水泊位100多个,是全省海域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浅海滩涂面积最广的县份,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发展蓝色经济的巨大潜力。

  近年来,霞浦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岸线、腹地等资源优势,始终坚持“以海为主”,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强化措施,做强一产、做大二产、提升三产,全力打造“蓝色聚宝盆”,推动霞浦由海洋资源大县向海洋经济强县转变。

  壮大现代渔业,通过开发、引进水产育苗新品种,大力推广水产养殖新技术,科学规模养殖,并建立健全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市场营销网络,打响霞浦海带、紫菜、海参等特色品牌,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同时,成立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获得“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称号为契机,培养了一批水产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推动水产品精深加工聚集发展。目前,全县共有海带、紫菜、海参等各类水产品种育场达50多家;水产品产量从2010年29.82万吨增至2015年39.5万吨,渔业产值从2010年32.7亿元增至2015年76.51亿元,渔民人均收入由2011年9158元增至2015年16342元。

  在发展海洋经济中,以溪南半岛和东冲半岛开发为重点,抓好规划和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港口物流、机械装备、新能源等临海产业。大京风电建成并投入使用,延亭风电、闾峡风电等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1400亿元的霞浦核电项目全面完成厂址1486亩非经济林地、69亩耕地以及4647亩周边海域征收工作,目前已完成投资1.77亿元。同时,全力打造霞浦经济开发区、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霞浦高科技机械装备园区三个临海万亩工业园区,持续加快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扩大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集效发展。

  480公里的黄金海岸线造就了霞浦旖旎的滨海风光,凭借丰富的海岸线资源,县里加快滨海休闲度假、滩涂摄影、海上垂钓等特色旅游开发,尤其是全力打响滩涂摄影天堂、休闲度假胜地两张“名片”,滨海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被评为“摄影人必去的十大风光摄影胜地”之首;“霞浦滩涂”入选《美丽中国》普通邮票;中央电视台两次直播霞浦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摄影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每年吸引了30多万人次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有力促进了酒店、餐饮、旅社等服务业发展,带动衍生了“导摄”、“渔民模特”等新职业,每年可直接带动群众就业1万多人,带动旅游增收2亿元以上。(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