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六中林从松:乐当人梯育良才
在宁德霞浦六中,有一位奇怪的老师,他不记学生的名字,也不按教参上课。可学生们却说“多亏有你”,在毕业多年后,仍时常打电话给他。他点评起同事的课毫不留情,被称为“最敢说”的评课员。可同事遇到教学与科研上的难题,总是第一时间找他。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宁德市骨干教师、霞浦县学科带头人,林从松老师希望,能传递给他人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
“不去记学生的名字,是因为不想将他们与成绩对号入座,避免受主观情感影响。”在林从松看来,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是对生命的尊重。“不当教育带给学生的伤害,甚于医生给病人下错了药。”这是他的座右铭。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他看来正是生命教育,“应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知识背后鲜活的生命个体同样重要,学生的情感、人格、审美、心灵都应得到重视”。
因此,林从松坚定“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的教学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我们可以不按别人的要求,也可以不被教参束缚思想,不禁锢学生的思维,应允许不拘一格、百花齐放”。
“打个比方,在戴望舒《雨巷》的公开课上,有的老师照本宣科,告诉学生‘雨巷’象征着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主人公‘我’是一个彷徨者,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丁香一样的姑娘’是美好理想的象征。孩子们往往很难理解。”在林从松的课上,他更希望学生们去欣赏朦胧诗的美,感受诗人的浪漫情怀。
在课堂上,林从松还努力将“不盲从、不迷信权威”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平时,他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即使是名家的经典之作,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观点。“语文教学,除了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外,还应该进行思维训练,培养独立思考与分析的能力。”不少学生刚开始也会“挑衅”,可最后都成了他的忠实“粉丝”,“因为,他们在语文课上感受到了轻松、快乐与思想的成长”。
“对学生来说,生活即教育。对于老师来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林从松认为,要使自己“就是语文”,就要爱读书,多读书,还要勤思考,善表达,会写作。
甘做教研工作的螺丝钉
“通过观察、了解,发现教师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并且寻求解决方法,努力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这是我的职责。”任学校教研室主任的林从松说。评点公开课,有时甚至把同事说得面红耳赤。但大家也往往不得不承认,他的点评是最到位的。
在教研管理方面,林从松担任学校教研室主任后,也对管理制度进行了大胆的修改。“要尽可能减轻教师的负担,但也要督促他们实现自我成长。”他将每学期交一篇工作小结改为每年交一篇论文,“对老师评职称有好处”;要求备课组长细化教研任务,确保每个教师通过学习实现自我成长,“否则他们可能统一用其备课组组长的教案,放弃自我思考”;教案检查实行“老中青”三级管理,“允许借鉴网络,但必须要转化为自己的东西,针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
林从松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研服务与教师培养工作中,先后直接指导40多位老师撰写教学论文及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十多年来,他共培养了校、县骨干教师20多位,也因此获得了学校乃至霞浦县广大语文老师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