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一户一策让贫困户有了“造血”功能

06.08.2015  13:48

   宁德网消息(陈英 林霖) “今天,县政协扶贫联谊会无偿给了我3000元饲养鸭子的启动资金,还给我提供了5000元无息资金作为生产周转资金。再加上松港街道安排的2000元。这1万元真是帮上大忙了!”8月4日,霞浦县松港街道岭头村的兰克明对笔者说。

  兰克明是岭头村的贫困户,家中还有父母和一个哥哥。多年前,在外打工时,他的手臂、哥哥的腰部都曾受过重伤,无法从事重活,只能留在家里经营着5亩林地和2亩茶园,年收入仅1.2万元,生活十分艰辛。已经68岁的老父亲,为了改善家里的窘况,不得不外出打点小工,贴补家用。兰克明说:“希望通过家禽养殖,慢慢改变家里的境况,好让父亲卸下肩上的重担”。

  岭头村位于松港街道北部,距离县城17公里,全村1106人,该村以茶叶、水稻种植、畜牧家禽养殖为主,村民人均年收入5011元,是纯畲族村,也是县级扶贫重点村。今年,霞浦县启动三年精准扶贫工作,县政协与岭头村结对帮扶,按照“精确识别、精选路子、精细管理”的要求,展开帮扶工作,与松港街道、岭头村干部先后四次深入贫困户家中,进行摸排调查,了解各户群众的人口、经济、劳动能力等状况, 确定贫困帮扶对象,研究扶贫对策。

  “挂点帮扶岭头村以后,我们县政协多次研究,多方设法,专门牵头组建了由县政协委员和爱心企业家组成的政协之友精准扶贫联谊会,筹集帮扶资金,商洽帮扶项目,跟踪管理服务。我们改变过去撒网式的帮扶方式,根据入户调查情况,实施一户一策,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充分挖掘贫困村、贫困户内部发展潜力,激发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这次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负责人梁光辉说,“目前, 21户贫困户中,4户因残疾、年老等原因,无法发展生产,我们安排了3000元困难慰问金。

  目前,县政协已帮助该村争取和协调到26万元项目资金,将用于通村公路、村委楼和村小学的建设和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