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合格的旅游体验需猛药治理

30.10.2015  09:44

  28日上午,中消协发布《国内部分旅游线路体验式调查报告》,报告显示,9月11日至10月7日,中消协组织的196名志愿者担任体验员,经过培训后以普通消费者身份报团,参加了覆盖国内27个省区市的96条线路。96条线路中,无论行程前、行程中还是行程后,各个环节均存在问题,其中74%以上的线路存在相对严重问题。突出表现为:团餐质量差、住宿条件参差不齐、行程路线随意改变等。

  196名体验员,卧底参团96条旅游线路,居然全部发现问题。这个结果,可谓惨不忍睹。一直以来,关于参团游的种种乱象,公众其实并不陌生。此次大规模的体验式调查,所关注到的种种问题,早已不是特例,而是旅游全行业的普遍现象。试问,此类由来已久的顽疾,何以能够堂而皇之地存在?中消协的调查报告,勾勒出旅游市场堪忧的现状,也在提示着,展开系统治理迫在眉睫。

  事实上,除了最终的调查结论,此次中消协所采取的调查方法,很是引人关注。招募志愿体验员,进行专门培训,继而再体验式调查——这种模式,大有主动出击的意味,有别于过去坐等举报的被动姿态。这一监督的整个过程,也有着值得称道的特点:一来,体验员拥有评估现状、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是很多普通游客所不具备的;二来,体验员的意见反馈能够被消协直接采纳,省去了核查环节、节约了时间成本。

    尽管体验式调查可能无法大规模复制,仍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特别对于中消协而言,所要做的,就是要通过更多的宣传与培训,让一般游客也能具备体验员式的维权能力,并优化工作流程,更好更快地回应游客的投诉建议。只有让更多人成为事实上的体验员,让更多人拥有体验员式的便利,尽可能地发动一切能够发动的力量,参与旅游市场监督,中消协才能对旅游市场施加更积极的影响,倒逼乱象重重的旅游业进行变革。

  公众乐见中消协更主动地介入市场治理,但也应该看到,中消协终究不是终端的执法者。这意味着,倘若要将中消协的努力延续,就必须有赖于相关公共管理部门的配合。这其中,就涉及机构对接的问题。在工商、物价、旅游等众多行政部门之间,消协如何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作为消费者投诉的直接端口,消协如何寻求到相关行政部门的有力支持?如今的情况是,关于旅游市场的监管,众多机构分工模糊、彼此推责,远未形成合力。

  体验式调查,仅仅能解决“如何发现问题”这一难题,然而问题发现之后怎么办,显然是另一回事情。而且需要厘清的是,对于旅游市场的治理,最缺的恰恰不是民间的监督热情,而是行政执法的效率与力度。只有化解了这一根本性的困境,体验员的调查结论才是有意义的。(福建日报 然玉)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