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凌风傲雪竞争妍——福建气象人应对寒潮掠影
【编者按】罕见的强寒潮携雨雪袭击福建,八闽百姓“乐雪沸腾”,呼朋唤友约赏雪,微博微信争“晒”寒。在这背后,福建省各级气象部门严阵相迎,全员出动,抗击寒潮,保平安,减灾害。在此次“抗寒”过程中,福建气象人“热情澎湃”,他们顶风雪、趟泥泞,抢修设备;冒严寒、攀陡峰,拍摄雪情;值守班、冲一线,记录寒情;熬通宵、忘饭点,预报天气……谱写了一曲福建气象服务赞歌。(宣科中心汤珺琳)
九仙山:寒潮下依旧屹立的“高山人”
受强冷空气影响,九仙山气温一路直跌,至25日凌晨,跌破历史极值。23日起,九仙山迎来今冬的第一场雪,随着气温的进一步降低,雪夹杂着冰冻、雾凇,把九仙山装点成了“北国风光”,测风塔完全被冻结成“九层妖塔”,风力风向数据一度为零,观测仪器纷纷披上厚厚的白衣,挂上流行的“流苏”冰棱,零下十几度的气温、大风,动辄弥漫的浓雾,让观测站的工作人员几乎寸步难行,而九仙山气象站里的临时过渡房没有暖气,只能靠哈气取暖,即便是这种天气下,这群高山气象人依旧坚守在岗位上,加密观测必须每小时进行一次数据观测,不管是年轻的小伙子,还是站上的老员工,都按照要求,读数发报,观测“云、能、天”,检查仪器设备。
苏文元是九仙山站的老员工,常年的高山站工作,让这个原本酷爱乒乓等体育项目的他也熬得白发爬了两鬓,体质变得虚弱,平时就比别人要更怕冷许多。年轻的小伙子们打趣说:“苏副站长每天都裹得像过冬似的,这天气要是真冷了,那还不得裹棉被才行。”到了这种天气,经验丰富的他,承担起设备仪器检查的工作,不顾风吹雪打,一心只想“照顾”好这些珍如至宝的气象观测仪器。
在这样的雪天里,也没有让站里的新成员小朱有任何抱怨,反倒比平时更积极了,他今年还有了一个新任务,就是为九仙山站拍摄照片,完成观测任务的同时,做好站内宣传科普工作。为了拍到更好的照片,取得更理想的素材,他不顾寒冷,趴在雪里,奔跑到远处的山头,在瑟瑟的寒风中一拍就是好几个小时。
游客们听说九仙山可以看见雪,纷纷结伴而至,白天阳光明媚的时候,九仙山气象站站外变得异常热闹,同时也见证了九仙山气象人爱岗敬业的精神。(泉州市气象局杨苏勤)
漳州:结婚纪念日,用最特别的方式度过
“二十周年结婚纪念日,遇上罕见强寒潮来袭,气象双职工的我们都坚守在一线岗位上,在应对寒潮中感受纪念日的温暖,我觉得这是最浪漫、最特别的纪念方式!”这是漳州市气象局地面观测员王丽萍于1月23日17时49分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的一条微信。
23日,是漳州市气象局提升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为Ⅱ级的第二天,也是王丽萍和她的爱人林两位的二十周年结婚纪念日。王丽萍是地面观测组测报员,她的爱人林两位是信保中心主任,作为业务骨干的他们,在这特别的日子里,两人分别坚守在不同的岗位上,共同度过了他们的二十周年结婚纪念日。
在应对寒潮天气中,整个漳州市气象局上下严阵以待,王丽萍和林两位夫妻俩虽在同一个单位上班,但难得碰上几次面,甚至连在食堂共同吃饭的机会都没有。严峻的天气形势要确保全市天气会商系统信息通畅,各台站、各地区域自动站监测信息传输万无一失,林两位今天比平常更为忙碌,过了饭点才匆匆在食堂吃了几口饭应付了下自己早已饥肠辘辘的“五脏庙”。王丽萍知道爱人的工作一忙吃饭就没个准点,但是在今天这样严峻的天气形势下,她也顾不上像平日里那样为爱人在食堂里打包一份热饭。22日14时省局观测与预报处发布了启动地面气象应急加密观测的指令,“平常是三小时质控一次,这次加密观测需要每小时质控,还要考虑不经常出现的天气现象要如何观测如何处理,工作十分紧张忙碌,实在抽不出时间去看他。”王丽萍一边对笔者说,一边盯着电脑屏幕监测着气象实况数据。
如果没有遇上这“霸王级”寒潮,要怎么庆祝这特别的纪念日呢?在家做一顿大餐?一起再去电影院看一次久违的电影?王丽萍有过很多的设想,“现在以这样特别的方式度过也挺有纪念意义的呢!”王丽萍笑着说。
漳州市气象部门里有许多的干部职工都像王丽萍夫妻俩一样放弃了周末假期,或是在风雨冻人的高山上抢修区域自动站,或是在雨雪交加的观测场上冻手冻脚地观测降雪量,在这寒潮肆意横行的特别天气里,用气象人最好的方式一同度过。(漳州市气象局李晓婷)
永安:自动站保卫战
“路都封了,你们绕路开了好久的车吧?”上坪乡政府副乡长李德生一脸诧异地对永安市气象局的工作人员说道,“下大雪你们也赶上来抢修啊?”
永安市上坪乡自动气象站海拔1090米,是永安市海拔最高的自动站。由于1月22日夜间气温骤降导致自动站故障,第二天一早,永安市气象局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赶赴上坪。受寒潮天气、高层东北冷涡和低层南压切变配合影响,上坪乡1月22日最低气温达-3.4℃,22日凌晨就飘起雪花,到中午时分已出现积雪现象。
永安局的技术人员绕路开了2个多小时的车,到达上坪时已是中午一点多钟,大家顾不上休息,背着仪器就爬到楼顶。技术人员首先要打开采集器的门,但是门上包裹了一层厚厚的冰棱,他们费了好大力气才打开。接着切断电源、用万用表测电阻、检查传感器、清洁并疏通雨量筒……不一会儿手被冻得通红发疼,脚被冻得僵硬不听使唤,然而在忙碌抢修中技术员们,却无暇顾及,往手上呵几口热气,使劲跺几下脚,继续接着干。经过排查,终于找到了原因,采集器电源不足导致数据上传异常,技术人员立即更换了采集器电池。
“小王么,帮忙看看气象资料平台,上坪自动站数据恢复了没有?”技术人员黄飞刚更换好电池,就打电话给气象台询问着,“数据恢复,一切正常。”话筒里传来了小王略带兴奋的声音,抢修队员们不约而同相视一笑,灿烂的笑容瞬间绽放在各自被冻得红通通的脸上。此时雪越下越大,抢修队员的头上、衣裤和鞋子都被雪打湿。
气象自动站和雨量站都在户外,很多安装在楼顶,并且仪器故障各有不同,时刻考验着气象人的体力和技术水平。永安气象人就是这样风雨兼程无怨无悔的奔波着,为保障仪器正常运行而努力着。(永安市气象局方晓洁)
平和:为留下珍贵气象影像追雪14个小时
平和县城一个普通的小院子亮起了灯光,看下时间是凌晨3:00,房间里一个身影正在忙碌着什么,他好像在准备着什么。3:30门打开了,一个包裹严实的汉子背着大大的背包走出来了,他就是本次小故事的主人公——平和县气象局卢达鹏。
车子发动了,方向是素有闽南第一峰之称的大芹山。黑暗的道路上亮起了车的灯光,一路的驰骋不是孤独而是满满的期待。车子经过的大芹山区域自动站继续前行,再上行一段时间来到了大芹山最高的停车场、这里海拔1100米,再往上徒步攀登3000多个台阶就带到此次前行的最高峰海拔1544米的大芹山顶峰了。高山、寒冷、大风让沿路一个又一个市民选择的放弃,卢达鹏还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向上攀爬着,登顶了,这是他这一生第一次站在此处好的地方,他呐喊了、呐喊了,呼呼的风声好像在回应着什么,或者欢迎或是鼓励或是其他不同的情绪,他感受着寒风的呼啸,内心一片感慨。早上3:30-下午17:30历时14小时,横跨8个乡镇,追雪两百公里,两个方向攀登闽南第一高峰大芹山,两台相机、5个镜头、无数个快门、几十斤的设备只为气象留下珍贵的影像记忆。(平和县气象局)
将乐:“应急期间工作更重要,吃饭小事”
从收到应急加密指令开始,将乐县气象局一线测报员谢世平先是组织所有观测员学习加密观测内容,从细节上深入讲解;23日00时开始1小时加密观测,当天不是他值班,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话,一响起立马接听;24日一早他就带上去接班了,从早上08时坚守到25日08时,24小时寸步不离的在观测站。
在谢世平值班期间的一个中午,同事说替他值会班,他说:“没事,我带吃的了”。当问到他为什么第二天要值班那么晚还不休息时,他扶正了一下眼镜说道:“这种应急加密观测比较少出现,怕他们忘了,守着电话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解决疑惑啊。”
“中午吃啥呢?”“带了个蛋和面包。”“应急期间工作更重要,吃饭小事!”就这样他坚守岗位24小时,去吃顿饭的功夫都没有。(将乐市气象局吴月惠)
武夷山:一份气象人的责任
22日夜间是预报下雪的时间段,晚上值夜班的同事不仅一整夜不能睡觉,而且第二天早晨7时要进行雪压、雪深的测量。武夷山局的业务人员怀着一颗敬业的心,主动要求上这个班:新同事希望在困难中得到锻炼;老同志觉得自己经验丰富;男同志认为男人应该挑起重担……讨论到最后,还是让业务熟练的一位男同志顶上夜班,其他业务人员都留宿在局里,有事情都可以来帮忙。23日早晨全员到岗,测量雪压、雪深。争抢值班,从面上看是同事间关系融洽,并且勇于承当责任。从深度上看,则是基础业务技能熟练,越是困难 越是临危不乱。
在宣传上,武夷山局的同志积极性也是颇高的,收集素材投稿撰写文字,活跃在宣传岗位第一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武夷山市气象局微信公众号上,22日下午发表“武夷山真的下雪啦”和23日下午发表“亲,我在分水关赏雪,你来不?”行文诙谐幽默,网络语言气息铺面而来。既点出了武夷山的最新雪情和未来天气,又向公众倾诉气象工作者在此次强寒潮工作中的艰辛。其中,第一篇文章的阅读量破千。这对于一个刚刚经营的县级微信公众号来说简直就是历史的里程碑。(武夷山市气象局)
福鼎:全力应对强寒潮
“早上我在观测场巡视的时候,刚好还看得月亮下山了,好漂亮。观测场还有好几个冰柱子呢,就来不及去拍照,检查仪器要紧!”在福鼎市气象局,刚值完值夜班的同事告诉笔者。
受强冷空气影响, 22日福鼎市出现强降温过程,24日寒风瑟瑟,到25日早晨极端最低气温降至-4.2℃。虽然这两天依旧看得到太阳公公的笑颜,但却一点都感受不到它的温暖,让人无法不留恋被窝君的好处了。
从20日到今天,福鼎市气象局全体职工坚守岗位,加强值班,在启动应急加密观测期间,大家更是打起十二万分精神,不畏长夜寒冷,保障观测设施正常运转、观测数据及时传输和预报服务材料及时准确。连着几天的“战斗”,让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疲惫不堪,老同志也无谓严寒,和年轻的同事们一起奋斗;家在外地的同事都无法顾及到回家,只能取消周末,坚守岗位,共同打好这场“抗寒站”。(福鼎市气象局陈苑旻)
漳平:冒着严寒抢修区域自动站
“不就是零下几度嘛,没什么,年轻人身上三把火,我去。”漳平市气象局的二十来岁的小伙子陈洋麟,在1月24上午接到需前往漳平市永福朝天岭维修自动站的指令后,即刻出发。
漳平市永福朝天岭,海拨997米,离市区60公里。一路上,山路陡峭,小陈的眼睛死死地盯住头顶上的山头。由于,山上的石头经过一夜冰封之后,到了白天,一路上都有山石滚落。当小陈他们的车辆经过一个长下坡时,小陈看着前面山头的碎石头一个劲的落下,吓得连声喊到“快快快,赶紧刹车”,当车辆刹住时,从600多米高度的山头上滚落下来的有哈密瓜大的石头就落在他们车辆左前侧两米处,很多碎石子已经打在了车辆引擎上。小陈和司机真的是吓到了。
经过了近两个小时的盘山路,车辆终于到达了站点,手机上显示当时的温度是-4℃,寒风呼啸,从车上下来的那一刻,小陈全身感觉瞬间被冻住。但他还是克服住这“速冻式”的不适之感,开始给雨量筒融冰。在完成融冰后,认真细致的小陈,全面检查了一下自动站的工作情况,发现仍无法正常工作。经过仔细的检查,发现雨量传感器到采集器之间的数据传输线路断了,原来这是故障的真正原因。修复通讯线路,虽是细活,但若是平时维修,也就只需要半个小时即可,但是在零下4度寒风凛冽的山头,小陈觉得手似乎不是自已的,完全无法听使唤。他们只能修一会儿,跑回车上暖和一下再出去修,就这样无数次的来回,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奋力战斗,才把通讯线路给接上了。为确认数据传输正常,小陈向局里打去电话,在确认数据采集正常后,才如释重负。
打扫完战场,已是下午1点多了,小陈和司机两人忍着饥饿和寒冷,载着胜地利的喜悦,踏上返程。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年轻人的奉献和担当。(龙岩市气象局陈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