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实践队到乡村讲党课

31.08.2016  02:00

  “等柚子熟了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再来尝尝我们自家种的蜜柚啊!”村民们用粗旷的嗓音对着渐渐离去的面包车喊道。

   不忘初心

  今年暑假,集美大学文学院“知行合一”理论宣讲实践队转移了上党课的阵地,从教室走向漳州市平和县崎岭乡,成为该校唯一一支宣讲理论和政策的国家级重点实践队。

  在此次社会实践中,队员们进乡镇机关为全体党员及干部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进村委同基层党支部展开交流,进家庭调研宣讲,不仅为基层群众带去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也让队员们对“两学一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短短几日,实践队队员们马不停蹄地展开了走访,相继赶往崎岭乡合溪村、际头村、桂竹村、新南村等。每到一处,队员们都与各村干部、工作人员积极沟通交流,认真听取村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的相关情况。在采访了多位党员干部后,实践队队员们也深有感悟。

  年过六旬的老书记黄国家说的一席话犹在耳边:“年轻时就觉得中国共产党是强大的,所以一心想向党靠拢,希望能在当时那种时代背景下赶上国家的政策真真正正为村民们做点实事。”四年前老书记卸下了村支书的重担,虽然已经离职,但是他的心依旧在村委工作上,依旧在村里的发展建设中。实践队员们在黄国家身上看到了老党员一辈子不忘初心的坚守,也更加坚定队员们践行集大“诚毅”校训,以身作则,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的决心。

   不忘党恩

  入户调研和宣传是此次实践的亮点。实践队走进平和县崎岭乡桂竹村,深入农村家庭开展“服务三农 精准施策”三农政策宣讲,同时调查农民群众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了解情况及对做好扶贫攻坚工作的建议。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过纵横交错的石土窄路,挨家挨户为村民们讲解,耐心地为村民们答疑。调研中,很多村民向队员们谈到村里近来扶贫项目的实施和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情况。

  一位七十几岁的阿婆,脸上满是深深浅浅的沟壑,她紧紧拉着队员的手说:“要不是靠着每个月90块的养老金,我都不知道……要怎么活下去了。”阿婆似乎陷入回忆,眼眶泛红。“去年,我们家的柚子树连肥料都施不起,多亏村委给我们家送来了3000元钱,才保住了柚子树啊!”讲到这,阿婆的眉头舒展开一些。听完老人的倾诉,实践队队员们都被深深触动。

天气炎热,实践队走家串户,不厌其烦地向村民重复着相同的内容,也体会村民们的幸福和难处。“我们村的条件是比较差的,在这里生活的也都是些连普通话都说不清的农民,你们这些大学生愿意来到这里,并且肯这样耐心地为他们讲解,真的特别感谢你们。”一位村民向队员们这样说道。真切质朴的话语融进这盛夏,融进这大山,也融进了实践队每个队员的心中。

  除了入户宣传,实践队还到日常人流量较多的广场及菜市场等地进行现场宣讲。一到达目的地,顾不上休息的队员们便迅速地布置好宣传展板,带上宣传单走向了当地群众。

  队员张一弛负责拍摄任务,为了寻找最佳角度,他经常蹲在地上,衣服湿透已是常事。“没事,我来,我不累的!”他简单地应答同伴之后又举起手中的相机。实践队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派出熟悉闽南方言的队员和群众进行交流。方言带来的亲切感迅速拉近了队员们同当地群众的距离,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展板前认真地学习起来。村民杨金川激动地说道:“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感谢党的领导。”提到党的理论宣传,他说:“要从小抓起,从孩子抓起,让青少年从小懂得幸福生活源自党恩。

   不忘前行

  二十多天的准备和期待,三小时的大巴,从厦门到崎岭,五天的社会实践匆匆落下了帷幕。

  精心策划国学小课堂,为村里的留守儿童进行学习和心理辅导,每天晚上一起熬夜整理材料、编辑文案、部署次日活动安排……这些都在队员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这是人生的一次充电,一种历练,最大的收获就是体验了基层农村生活状况,给村民带去了党的理论,也激励我们今后每一步脚踏实地,走好、走稳。”“知行合一”实践队队长刘云贺感慨道。集美大学文学院实践队身体力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真经”,逐“青梦”,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