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以会友 文以载道 192名华裔青少年集结泉州 开启“寻根之旅”武术夏令营
杨辉
夫妻领队陈万林、石晓丹
金恒勤
周虹
高燕
唐银蔚 胡笳竞
廖韦钧
本报讯 “中国有句老话:‘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本次活动,我们以‘武以会友,文以载道’为办营宗旨,融武术课程、传统文化科目和参观考察于一体,希望各位营员多走多看,用心领悟‘文武兼修’的妙道和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7月29日,2014年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寻根之旅”武术夏令营开营式在泉州举行,福建省侨办主任杨辉在开营式上致辞,并与国侨办文化司副司长周虹、泉州市副市长陈灿辉一同为营员授旗。
当天上午,来自德国、肯尼亚、比利时、荷兰等9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192位华裔青少年集结泉州,正式开启2014年“中国寻根之旅”武术夏令营活动。他们观看了南少林武术、提线木偶、南音等表演,并现场观摩泉州木偶头雕刻、永春纸织画、泉州金苍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技艺展示。在接下来的12天里,他们还将在泉州、南平、厦门等地学习中华武术、中国象棋、民族音乐等中华文化知识,并参观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双世遗——武夷山等名胜古迹。
此次夏令营活动突出“中华武术”主题。周虹在致辞中指出,中华武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华人心中有重要地位。许多海外华裔青少年们对中华武术充满了兴趣,都希望回祖(籍)国学习中华武术。国侨办顺应形势,推出“寻根之旅”武术专题营。他希望营员们能珍惜此次难得机会,不仅提高武术之“术”,更能提高武术之“德”。
“虽然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有着各式各样的文化,但是我们的根是相通的,那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我们都是中华儿女,都是炎黄子孙!我们的祖先早就将我们深深烙上了中华印,中国母亲的怀抱将我们牢牢地系在一起!”来自肯尼亚的营员代表朱莹的发言情真意切。最后,她代表营员们表示:“我们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用心感受,认真学习,传承中国武术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未来的生活中,做到文武双全、德才兼备,成为中华文化的热情传播者,成为中国与住在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和平使者。”
杨辉:“参营人数连续2年破万”
“自创办以来,‘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便深受海外侨界欢迎,这几年,‘寻根之旅’活动越办越活,形式越来越多样。此次夏令营以武术为主题,融文化、教育、参观考察于一体,让华裔青少年们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传承中华文化、维系乡亲感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杨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近年来,为丰富办营形式,福建省侨办积极投入,推出‘五级联创’,国侨办、省侨办、市侨办、县侨办和区侨办五级部门联合资源优势,举办‘寻根之旅’活动。值得骄傲的是,福建省已连续2年实现参营人数破万。”
夫妻领队陈万林、石晓丹:希望营员们将来都力挺中国
“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能对加深对中国的感情,将来力挺中国。”比利时领队陈万林、石晓丹伉俪对记者说。作为旅比华人专业协会的“元老”,他们被协会委以重任,带着20多名华裔新生代来福建参加寻根之旅活动。
“我们的女婿是以色列人。以色列也和中国一样,举办类似的夏令营活动,以拉近海外族人与祖籍国之间的感情。”两位领队分析道:“所以,寻根之旅活动非常重要。虽然华裔新生代们的祖籍国是中国,但他们对中华文化却知之甚少。而寻根之旅活动具有潜移默化的力量,能拉近他们与祖籍国之间的距离。有位营员曾对我说,在北京看到天安门的那一刻,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金恒勤:“我们心里都有这份爱”
金恒勤老师是此次夏令营开营式的领队代表,来自荷兰的她是对外汉语硕士,已经教了15年中文,曾获得华文教育优秀教师荣誉。她说:“我所在的荷兰乌特勒支中文学校是1981年由华侨创办的。在海外,很多华人的饮食习惯、衣着起居和文化生活等经常保持中华文化特点,他们希望下一代不要忘了中华传统文化,所以学校从最初一个班发展到现在拥有四五百个学生,并且成为华文教育示范学校。对于我自己而言,成为华教老师,是因为我热爱华文教育。我想国外很多的华教老师都是一样的,我们的心里都有这份爱。”
周虹:“小时候,我也是武术迷”
“就我所知,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中华武术都备受欢迎。海外华社无论举办何种类型的活动,武术表演都是必不可少的节目。我个人也很理解青少年们对武术的热爱,因为小的时候,我也是个武术迷。” 周虹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应华社的要求,在‘寻根之旅’常规营的基础上,国务院侨办、地方侨办以及基地校还举办了包括武术营、舞蹈营、优秀学生营等在内的专题营,以促进‘寻根之旅’活动立体化、多元化发展。希望孩子们通过此次武术营,增长武术技能,承担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任务。”
高燕:中文在美国越来越火
美国团的领队高燕(右图右1)2004年从吉林到美国读教育领导专业,现定居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并主要在中学和大学教中文。“刚到美国时,身边的美国人甚至问我中国是不是没有电视、穿大长袍,特别轻视我们,当时觉得挺气愤的。2007年,有一个在美国的夏令营,我正好在营里当中文老师,觉得这是让美国人转变看法、认识了解中国的好方式,所以开始兼职教授中文,博士毕业后就到学校里正式担任中文老师。这几年在美国,中文越来越受关注,很多中学生为了将来考上好大学修中文,而不少大学生为了今后和中国做生意,甚至只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也来选修中文。有一个很明显的数据可以证明:3年前,我们学校开设中文班10个学生都可能收不满,现在25人一班的名额很快就满了,学校最后要求我们增加到30人一班。”
唐银蔚:我爱武术 我爱汉服
将满16岁的比利时营员唐银蔚个性鲜明。她有一头过腰的秀发,平时用极具中国特色的龙头簪子束着。4岁时便侨居比利时的她酷爱中华武术和汉服,平时很喜欢买汉服,还会穿着汉服逛街。她在国外学了韩国的跆拳道,却不愿意向外国人学中华武术。“我觉得我们是中国人,不应该向外国人学中华文化。我更希望能在国内学习道地的中华武术。”
胡笳竞:第5次参加寻根之旅
“这是我第5次参加寻根之旅活动,也是最后一次。”比利时营员胡笳竞对记者说。他的名字取自“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这首诗,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这个活动让我认识了世界各地的朋友,收获了友谊。我还记得第一次活动结束时,曾因离别而落泪。2个星期虽然很短暂,但我们的友谊还在,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也已建立。”作为一个“老营员”,他对寻根之旅有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对武术、手工、象棋等产生一定的认识,如果感兴趣还可以再回来针对性地学习,这样岂不是很好。”
廖韦钧:我来了,以武会友
台湾团的廖韦钧今年20岁,曾在今年海峡论坛——两岸武术论坛期间担任运动员代表,现在台湾的大学读大二。“我的父母在台湾是跆拳道教练,所以我从11岁起就跟着他们学跆拳道。我以前常常来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现南少林国际学校)交流,这次听说台中市体育总会武术委员会组团参加国侨办主办的武术夏令营,可以有机会和大陆的武术高手切磋,就赶紧报名来了。”
本版文图:许丹 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