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难出贵子 台贫困生考上名牌大学越来越难
针对农村学生考取一流大学的比例越来越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大陆46所高校今年启动农村学生专项招生,录取优惠分值最高可降60分;在海峡的另一端,台湾也面临相似的问题,在公立名牌大学里,家境好的、都会区的学生占大多数。相比,家境差的、农村学生往往只能念“后段班”的私立高校。面对高等教育几乎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台湾教育部门携手相关高校出台相关措施,以让更多寒门子弟念上公立名校。
城乡分化 台北人上台大几率是台东16倍
目前台湾高校招生有三种渠道,即个人申请、繁星推荐(“推荐保送”)与考试分发。个人申请以及繁星推荐第八学群(医学系)招生近日放榜,在2680名贫困生中,仅有四成考上大学,比一般学生52%的录取率低不少,而考上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等岛内11所顶尖高校的,仅有136人,占招生总数的1.8%,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
在台湾,好学校大多是公立大学,因此每年大学入学考试,高三毕业生都争破头往公立高校里挤。近年来的调查显示,岛内贫困生考上公立大学的几率越来越低,贫困生占比最低的前三名均为顶尖公立大学,分别为阳明大学、台湾大学、新竹交通大学,每千人中只有4到9人。在公立名校中,政治大学今年招收贫困生算是最多的了,但也仅有34人;而贫困生占比最高的前3名,皆是南部私立技职院校,每千人约有百人是贫困生。岛内学者研究显示,家庭年收入120万元(新台币,下同)以上的小孩进入公立大学的几率,是50万元以下家庭的2倍。
台湾高等教育不仅有贫富分化,也出现城乡分化。台大经济学教授骆明庆曾发表论文指出,近年来82%的台大学生来自20所明星高中(主要位于都会区),台北学生成为台大学生的几率是台东(岛内一农业县)的16倍,台北大安区学生更是台东的31倍。
劫贫济富 寒门子弟念学费高昂的私立大学
针对贫困生考上名牌大学越来越难,岛内教育学者、台湾教师工会副理事长林金泰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贫困生因为家庭提供的资源较少,在学校学不好,也无财力去外面补习,加上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学业,贫困生在升学上拼不过家境较好的学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是两岸都面临的问题,“值得警惕的是,这有可能导致贫富世袭”。
林金泰指出,有钱人子女读学费较低的公立大学,寒门子弟却念学费高昂的私立大学,“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却在台湾真实存在”。有一组数据也很能说明问题,据台湾教育部门统计,岛内私立高校学生每年申请就学贷款超过25万人,是公立高校的4倍多。
针对岛内顶尖公立高校,台当局近年来推动“五年五百亿计划”,让相关名校“锦上添花”,而急需“雪中送炭”的私立高校,拿到的补助微乎其微,不少徘徊于倒闭边缘,教学质量每况愈下。
林金泰表示,年轻人读什么大学跟未来收入一般呈正相关。在私立大学念书的贫困生,毕业后可能找不到好工作,甚至失业,有的还需偿还就学贷款,生活拮据。相反,公立院校学生通常不用申请就学贷款,毕业后还可找到薪水较高的工作。公私立高校学生呈M形发展态势,寒门难再出贵子,阶层固化严重。
积极应对 降低录取标准,限招弱势学生
为了解决贫困学生难上顶尖大学的问题,新竹清华大学几年前就开始推行“旭日计划”,入围的学生可以享受免学杂费以及每年10万元奖学金的待遇,这项计划目前已收到一定效果,以今年个人申请入学为例,该校共录取867名学生,其中经济弱势生为18人,占2.08%,较全台平均值1.8%为高。
台“教育部”从今年开始,也将推动“大学院校弱势学生学习辅导补助计划”,鼓励公立大学招更多贫困学生,并给予课业及生涯辅导,让他们可以靠读书翻身。加入该计划的公立高校,每校每年最多可获补助600万元;私立高校每校每年最多可获补助500万元。
经“教育部”极力促成,政治大学、“中央大学”、高雄中山大学等高校扩大招收贫困生,如政大推出“政星组”,降低录取标准,限招35名低收入户学生,入学后分发到各系。
林金泰告诉导报记者,顶尖大学愿意扩招弱势生,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方向,但要做好配套。弱势生不仅经济弱势,学习基础也较为弱势,他们入学后,学校要继续加强辅导,不能放牛吃草,在校成绩不够好的弱势生,依然没多少机会。林金泰表示,只有经济纾困、课业辅导双管齐下,贫困生才有机会翻身。
(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