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启大学生创新创业“学习之旅”

24.09.2016  00:08


  9月9日至11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承茂率学院党委副书记沈锦华、党委工作部、创新创业办公室及管理系相关人员一行,带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组建福职金秋旅游公司”,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宁德工作的党群联心路,踏上有意义的“学习之旅”。

  9日下午,考察组一行人来到宁德师范学院,参观宁德师范学院的办学成果展,深入调研宁德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并与宁德师范学院、福建红色记忆人文研究院及“学习大军”相关人员开展创新创业座谈,对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旅游公司、组织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思想方略等展开讨论,提出了合作创业的建议意见和今后合作的具体事项。

  10日,考察组一行人到达寿宁县下党乡。在习近平当年调研的鸾峰桥上,曾经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带上话筒当起讲解员,他激情满满地向考察组人员回顾当年习近平三进下党乡的历程,“下党的发展,主要抓‘做’功,而不是‘唱’功”。这是习总书记对下党乡未来的殷殷叮嘱。如今,青山如黛,碧水潺潺,挂着“下乡的味道”牌匾的乌瓦黄墙,在崎岖山道上的下党古村落等,无不透露着欣欣向荣的清新淳朴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谁能想到这就是当年素有“西伯利亚”之称的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穷则思变,治贫致富,习总书记的话犹在耳边,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下党人不怨天尤人,不急于求成,以“弱鸟先飞”的意识,以“滴水穿石”的韧性,让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

  11日上午,大雨滂沱而至,考察组的车子停在了坦洋村真武桥旁,考察组一行徒步前行,开始了对坦洋村发展变化的探寻之旅。在展示厅内,习近平与坦洋村群众干部留下的合影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艰苦奋斗的往事。1988年秋,习近平来到坦洋村,先后不下四次,要求坦洋村因地制宜,发展茶叶经济,鼓励村干部带头,鼓励农民开垦荒山,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致富的路子。“如今的坦洋村,处处种着摇钱树。”的确,村里的茶园面积翻了又翻,收入也由1988年的850元,增加到现在的几万元不等,效益一下翻了好几倍。“一杯清茶话交接”,习近平在调任福州市委书记之前,与后任地委书记陈增光交接工作就在这个村子里。因为这个村就是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的党建联系点。

  9月11日下午,骤雨初歇,考察组人员踏入了福鼎市的赤溪村。福鼎市赤溪村是全国扶贫第一村。考察组一行走在长安新街上,道路开阔,店面整洁,花果飘香,处处气象万千,焕然一新。通过工作人员细致讲解,考察组成员更加深刻地领悟了当年寻求摆脱贫困之路的艰辛历程。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在国家民委《民族工作简报》第六期上对福鼎赤溪畲族村作出重要批示,又在今年2月19日通过人民网与赤溪村民视频连线。习近平的一举一动,无不体现出他对赤溪村,对宁德人民的牵挂之情。随后,考察组在赤溪村人民会堂重温了习近平与赤溪村村民视频连线的录像,感受着曾经极度贫困的小村子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

  目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依托旅游管理专业已提出大学生组建福职金秋旅游公司的方案,设计三天两夜宁德“学习之旅”,沿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寿宁下党乡(党群联心),福安溪柄镇(不忘初心),福鼎磻溪镇赤溪村(摆脱贫困)三站路线,让大家亲身感受原来的贫困村扶贫开发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