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一宿舍出3名院士 其中1人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10.02.2016  11:20
孙勇奎 - 新浪
田中群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孙勇奎 田中群 孙世刚 三位院士当年毕业前与同班部分同学的合影。

本报讯(记者 佘峥)厦大校友总会昨日发布消息说,厦大校友、美国默克公司的孙勇奎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

最有趣的是,孙的当选牵出一段“牛事”,孙勇奎当年在厦大读本科时住的宿舍,截至目前,已经走出三位院士,他的另外两名著名舍友——田中群和孙世刚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此间媒体报道说,当地时间2月8日,2016年美国工程院院士选举结果在华盛顿揭晓,今年美国工程院共选举80名新科院士和22名外籍院士,使其总院士数目达到2275名,外籍院士达到232名。

厦大校友总会的消息说,新当选的80名新科院士中,就有厦大77级校友、Merck公司孙勇奎。孙今年54岁。

美国工程院院士”称号,旨在表彰在工程研究、实践或者教育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工程师,是美国工程师职业生涯的最高荣誉之一。业内说,它的含金量相当于在中国获得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厦大校友总会向本报介绍说,孙勇奎和厦大中科院院士田中群、孙世刚在厦大读本科期间,不仅同级——他们都属于1977年考入大学的77级,还同班同专业,而且,三人还是住同一间宿舍的同学。田中群在2005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孙世刚则是在去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田中群、孙世刚昨日接受本报采访,证实了此消息,并且说,三人还是同一个学习小组。

院士“三剑客”当时是住在厦大芙蓉一二楼的一间宿舍,孙世刚忘了“门牌号”,只记得是楼梯旁边的一间,宿舍有四张床,上下铺,总共七个人,不过,三位院士并不是同一张双人床的上下铺。

一间宿舍七个人,走出了三位院士,堪称密度最高的“院士宿舍”。孙世刚认为,这可能和大背景有关——77级学生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激烈、最残酷的高考淘汰才走入大学校门,大家都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田中群说,我们原本以为,我们没有机会读书了。

三 名院士同学中,出生于1962年的孙勇奎最小,是应届高中毕业生考入,田中群和孙世刚则当过知青,年长孙勇奎七八岁。田中群因此认为,一个班级学生年龄跨 度这么大,也是”一门产三院士”的原因。院士们回忆,孙勇奎年龄虽然最小,却是最努力、最晚睡觉的,宿舍灯熄灭了,他还要到公共食堂去“偷光”读书,躺在 床上,还要背英语。

公开的资料显示,孙勇奎1982年从厦大本科毕业后,在田昭武院士的指导下加入厦大研究生院,1983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田中群和孙世刚则考取公派留学分赴英国和法国,学成后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