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煌无悔坚守安溪大山深处17年

28.10.2014  12:52
陈莹煌无悔坚守安溪大山深处17年 - 文明
来源: qz.fjsen.com

  作为“全国模范教师”,安溪龙涓内灶小学的陈莹煌老师扎根山区已经17年了,他是上百名寄宿生的“家长”,在教授知识的同时,精心呵护着孩子的心灵—— 大山深处的知识守望者   

  陈莹煌老师在帮寄宿的孩子洗脸(陈莹煌 摄)

  自从1997年到离安溪县城80多公里、教学条件简陋的龙涓内灶小学任教开始,38岁的安溪县龙涓乡的语文老师陈莹煌,在偏远山区的学校已经待了17年,他将青春韶华奉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乡村的孩子。日前,他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无怨无悔,坚守偏远山区17年

  陈莹煌老师刚到内灶小学任教时,通往内灶村的道路还是泥土路,遇到雨天,土路泥泞不堪,学校与家的距离来回14公里,他只能靠步行。

  由于教学成效显著,当地的教育部门几次三番想将他调到条件好的学校任教,但陈莹煌每次都选择了放弃。他说:“山区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呵护与教导。”17年来,陈老师见证着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毕业,他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对于学生的困难、家长的困难,他都乐于伸出热情的双手。

   无微不至,他是百名寄宿生的“家长

  “内灶村山高岭峻,地形分散,全村人口2800多人分散在8个自然村,偏远村落的孩子要步行十多公里才能来到学校。”陈莹煌老师对于当地的民情风俗、自然环境烂熟于心。在偏远山区任教的老师非常不易,不仅要做好教学工作,而且还得肩负起学校寄宿生的管理工作。

  学校100多个寄宿生,学前班的孩子最爱哭闹,年龄尚小的他们远离父母来到学校寄宿,孩子思家心切,有的甚至会趁老师不注意偷偷跑回家,有一次一个学生,开学第一天就偷偷跑回家,陈莹煌孤身打着手电筒,深夜步行几公里去寻找学生,直到说服她回到学校。

  为了让学生们在学校里早日适应寄宿生活,感受到家的温暖,陈老师经常与孩子们谈心,关心他们的起居生活已经是他每日必做的工作。孩子远离家庭,缺少父母的照顾,陈老师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每逢季节变换,天气突变,他都要及时提醒孩子们增减衣服;每当学生生病,他都亲自护送孩子去看病,按时让他们服药;学前班的孩子吃饭不那么利落,他下厨为他们做可口的饭菜,一口一口喂他们吃。

   精心呵护,给留守儿童家的温暖

  如何照顾好留守儿童,是内灶小学老师不可避免的问题,家长为了生计远赴他乡,留守在家的孩子受到的关爱自然就少。为了能全面了解学校里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学习情况,陈莹煌老师特意准备一本小本子,里面详细地记录着每个留守儿童的资料。孩子在考试中取得了进步,他总在第一时间向学生表示祝贺;遇到学生过生日,平时节俭的他会买小礼物送给学生。

  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儿童常有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今年年初开学后不久,新寨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因与同学关系不融洽,无法融入集体生活,产生了厌学情绪。陈老师前往孩子的家中做思想工作,通过多次沟通说服,他终于把学生带回了学校,并帮助孩子改善和同学的关系,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

  此外,陈莹煌老师还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扬长避短,耐心指导,与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许多学生积极参加他执教的兴趣小组活动。对老师辛勤地付出,学生回报以优异的成绩,近五年来,该校先后有40多位学生获得县级及以上的奖励。

  ( 泉州晚报 记者 陈森森)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