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宽故居对外开放 记者提前实地探访采撷亮点
陈绍宽故居。
福州新闻网5月1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吴晖)经过市文物部门的修缮、布展,市级文保单位陈绍宽故居今天对外开放,陈绍宽生平事迹陈列展同时展出,为大家“五一”小长假又提供了一个游览参观的好去处。那么,故居、陈列展有哪些看点?昨日,记者提前实地探访,为读者采撷了几大看点,供大家参观时参考。
设计融入海洋元素
昨日,记者乘坐福州地铁一号线到达福州火车南站,出了B出(入)口,穿过青石条铺就的广场,即可望见一座蔚蓝色外观的建筑静静地矗立在福州火车南站西侧,那一抹醒目的蔚蓝色让人立即联想到浩瀚的海洋——一份浓郁的海洋气息扑面而来,这正是陈绍宽故居。
陈绍宽故居占地754平方米,始建于1921年,由陈绍宽和胞叔陈兆汉(萨镇冰的女婿)合资兴建。抗日战争胜利后不愿打内战的陈绍宽回乡隐居,在这里生活了23年。
记者看到,陈绍宽故居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由门楼、庭院、厅堂、花园等组成,除了西洋式样,故居马鞍式的封火墙颇具福州传统民居特色。记者发现,与其他福州传统民居的封火墙不同,陈绍宽故居的每面封火墙上都有一个洞眼。市博物馆副馆长林江告诉记者:“封火墙的洞眼在其他福州传统民居中是绝对看不到的,这是在设计中特别融入了海洋元素,宛若军舰上的观察眼。”
陈绍宽卧室的设计陈列也颇似舱房,极具海洋气息——室内的书架是嵌入式的,桌子是依墙而立的半圆桌,卧室房门把手则是舱房的西式金属把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陈绍宽卧室内没有常见的卧床,只有一张长不到2米、宽不到1米的藤面床榻。市博物馆的谢先生告诉记者:“这就是陈绍宽平时睡觉的床铺。”原来他将卧床设计成了舱床!
陈绍宽生平事迹陈列展。
西侧花园有“讲究”
对陈绍宽颇有研究的文史爱好者刘孝鋆告诉记者,陈绍宽生活简朴,嗜好读书,归隐后,闲时喜欢侍弄花草,其中兰花是陈绍宽的最爱。故居西侧的花园是当年陈绍宽读书之余时常亲近的地方。
在此次修缮中,占地4000平方米的花园也进行了修缮、整理,一并对外开放。
大家在参观花园时,会看到园内西侧有一口水潭,东侧有一口水池,园中还有一座八角亭,均颇具象征意义。据介绍,水潭名曰月井潭,象征着军港,水池象征着江河,八角亭则象征着指挥塔,这一潭、一池、一亭饱含着陈绍宽对海洋的深情。当年潭水、池水可与内河相通,可观乌龙江潮水起起落落。
昨日,记者在花园内看到,园内保留有多棵大胸径的荔枝树,还有龙眼、芒果、番石榴、杨桃和黄皮果等多种果树。此次在修缮花园时,又补植了6棵品种优良的荔枝树,此外,还根据历史资料,在原址上重植了葡萄和紫藤。谢先生告诉记者,陈绍宽生前烟酒不沾,更不喜欢在酒楼设宴请客,但归隐返乡后,他每年夏天会在家中设荔枝宴招待亲朋好友。“也许当年就是在八角亭内请大家啖荔枝吧。”谢先生笑着说。
铁血抗战丰功扬
陈绍宽(1889年~1969年),出生于福州城门镇胪雷村,曾任民国海军部部长、海军总司令和海军一级上将。抗战期间,他指挥了中国战场规模最大也是最为惨烈的海空大战——江阴海空战和抗日布雷战等,战功卓著。1945年5月,陈绍宽赴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参与制订《联合国宪章》。新中国成立后,陈绍宽曾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
今日开展的陈绍宽生平事迹陈列展设于故居天井两侧的披榭内,分投身海军、整军经武、铁血抗战、反对内战和为民出山几部分,以图片结合文字的形式,并融入科技元素,介绍了陈绍宽的生平事迹。
其中的铁血抗战以大量的历史照片和文字,浓墨重彩地展现了陈绍宽率领的海军将士在江阴海战中,以第一、第二舰队主力全灭为代价,在江阴封锁线死守近三月,直至江阴战役结束,使得日军未能达成循长江而上侧击淞沪前线的中国陆军侧翼的作战目的的历史。陈绍宽率领海军将士以惨烈的牺牲,拼死掩护了淞沪前线70万陆军弟兄的脊背!同时,保卫江阴封锁线的战斗,阻遏了日军沿长江西进的企图,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保护了长江下游军政机关、工矿企业向四川大后方的安全转移,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谢先生说:“可歌可泣的江阴海战就是一曲铁血抗战的赞歌,请大家参观陈列展时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