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勇代表:金花茶农致富的“领头雁”
7月7日,笔者来到漳平市永福镇一农场的金花茶基地,见到了一位卷着裤管、一身泥土、戴着眼镜的新型农民。他便是永福镇第十七届人大代表、金花茶农场主陈宝勇。
“我于2013年弃商回乡当花农,投资270多万元种植了19亩金花茶。金花茶晒干每斤可卖1万元以上,今年初就卖了6斤,等规模发展得更大更成熟,准备给金花茶进一步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在金花茶基地,陈宝勇如数家珍地对笔者介绍说。原来,陈宝勇原是北京漳平商会会长,他在北京从事家具生意多年,事业小有成就。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金花茶,经过多方了解得知,金花茶人称“茶族皇后”,属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植物,曾认为只是一种仅供观赏的珍稀茶花,现被证明在降低血脂、血糖及防癌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展现了极高的科研和开发利用价值。小小金花茶却有如此之高的经济价值,让陈宝勇下定决心,放弃现有的发展空间,于去年返乡全力发展金花茶产业。
陈宝勇介绍说,他的金花茶品种主要来源于广西和越南。金花茶的种植技术略同于一般的茶花,在培育幼苗上则主要以扦插为主,培育方式四季皆宜,但春秋嫁接为最佳。为提升金花茶的等级、品质与生长速度,他还从三明、新罗、华安等地引进黑牡丹茶花树桩用作母本嫁接,集育苗、嫁接、盆景打造直至营养价值的开发与利用为一身。
目前陈宝勇的第一批成品苗有10万株左右。“永福的地理气候非常适合种植金花茶,从去年冬天至今,我的金花茶苗就长了50厘米。”
谈及今后的发展,陈宝勇颇有信心地告诉笔者,今年中央出台的各种惠农政策有利于农民自主生产、发展产业,他要用足用好政策,依托陈村古生态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承包20亩田地用于培育金花茶苗;还要承包440亩山林地用于发展金花茶林下经济、花木嫁接、盆景打造。
“金花茶喜温暖湿润气候,喜欢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苗期喜荫蔽,进入花期后,颇喜透射阳光。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至中性均土壤中可生长。耐瘠薄,也喜肥。耐涝力强。盆栽金花茶时宜选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加部分园土、河沙配制的培养土。为使其生长迅速。宜栽在透气良好的瓦盆中。栽植时最好选用深简盆,上盆前先在盆底填上一层碎瓦片,以利排水。然后在其上面施少量腐熟饼肥末或骨粉作基肥,在肥料上面填一层培养土;再将苗木放入盆中央,抹正后逐层填入培养土,边填边压实,最后约留初厘米盆沿。栽好后浇透水放半阴处培养,缓苗后转入正常管理。”为了引领村民种植金花茶,陈宝勇把自家的金花茶基地作为培训基地,无偿指导村民种植金花茶的方法。
如今,在陈宝勇的示范引领之下,金花茶产业在永福镇迅速得到了发展,今年以来全镇有50多家花农种植金花茶,面积近千亩。“年底之前,我还要与台商合作成立台闽金花茶产业合作社,在为全镇金花茶茶农提供周到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同时,充分利用台湾精致农业理念,发挥永福种花传统与技术,把金花茶产业做大做强,引领茶农致富奔小康。”采访结束之际,陈宝勇乐呵呵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