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岗的始末:陈丕显与总政治部主任一职擦肩而过
编者按:近日,《党史博览》发表文章《与总政治部主任一职擦肩而过的陈丕显》。文中记述余秋里曾与陈丕显在工作分工上进行调换。陈丕显最终与总政治部主任一职擦肩而过,摘编如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是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管理全军党的工作和组织全军进行政治工作的最高统率机关。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岁月以及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总政治部的地位、作用都十分突出。毛泽东、王稼祥、博古、任弼时、刘少奇、罗荣桓等人都先后担任过总政治部主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当年中央苏区的“红小鬼”陈丕显曾经与总政治部主任一职擦肩而过。
十二大召开之前的人事酝酿中,中央决定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余秋里在十二大后继续留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由负责经济工作改为分管政法工作。根据新一届中央书记处的分工,拟接替彭真兼任中央政法委书记。一次,在邓小平家开会,邓小平专门向余秋里说明中央对他工作分工变动的安排。余秋里感到自己过去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对政法工作不很熟悉,希望能重回军队工作。但是,余秋里觉得自己找邓小平谈重回军队的想法不方便。于是,他就托王震向邓小平提出自己的想法:“我到书记处以后不管政法,能否与丕显同志调换一下,由我做总政治部主任,丕显同志做中央政法委书记,主管全国公检法工作?”
对于王震汇报的余秋里重回军队的想法,邓小平很慎重。他考虑到余秋里虽然离开军队已经24年,但在战争年代余秋里就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干部。解放战争时期,余秋里在西北野战军率先运用诉苦和“三查”方法开展新式整军运动,极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1958年调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后,在甩掉“贫油国”帽子的过程中,他进一步把解放军的政治工作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到石油战线上,形成了一整套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收到良好的成效。应该说,余秋里重回军队从事政治工作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于是,邓小平委托胡耀邦,征询陈丕显对余秋里提出的调换工作分工的意见。陈丕显心胸豁达,对前来征询意见的胡耀邦说:“我服从中央的决定,到总政治部也可以,到中央政法委也可以。”
在得到陈丕显的答复意见后,中央就关于军委组成人员和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人选问题再次征求相关领导同志的意见。1982年9月10日,邓小平审阅了关于中央军委组成人员和总政治部主任人选征求意见情况的报告后,作出批示:“就这样改定:秋里去总政,丕显管政法。”在进一步征求其他领导人意见后,中央正式决定余秋里和陈丕显原拟任职务互换一下,余秋里改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陈丕显改任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